吴国盛 | 球状宇宙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吴国盛 | 球状宇宙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7-29 08:03:55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作者 吴国盛 (本号主编,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责编 许嘉芩 刘愈

阿那克西曼德大概是希腊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天球”与“地心”思想的人。他明确的给出了一个球状宇宙理论:宇宙是一个球体,而大地“空悬”在宇宙的“中央”。这个思想绝对是米利都学派最辉煌的思想,是理性思维散发出的第一道灿烂的光辉。

古罗马马塞克画《手持日晷的阿那克西曼德》,发现于德国特里尔城,创作时间是公元3世纪前期。

让大地“空悬”,跨越了人类自直立行走以来“苍天在上,大地在下”的生物性直觉。霍金在他无比畅销的《时间简史》开头就讲了英国哲学家罗素遭遇的一个故事。故事说,罗素正在向公众做现代宇宙学的讲座,提问阶段有一位老太太站起来说,年轻人你说的都是胡扯,地球实际上是被一只大乌龟驮着的。罗素很绅士地问道,那只乌龟又是谁驮着的?老太太说:“年轻人还挺聪明啊!我告诉你,那只乌龟下面还有一只乌龟,乌龟下面还有乌龟,就这么一直驮下去。”这个有点好笑的故事,实际上反映了未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的通常看法。人们就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在我们地球的背面还有人生活着,他们整天倒立着不难受吗?17世纪西方传教士把西方的地圆思想传到中国,中国许多知识分子根本不能接受。直到今天,也很难说那些未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真的理解。绝对上下的空间观念,作为人类直立行走以来的生物直觉,牢牢地控制了除希腊人之外的所有民族。阿那克西曼德让大地空悬在宇宙的中心,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极坐标,是划时代的。

他之所以能够让大地空悬在宇宙的中心,那是有一套理性的说法。首先,大地必须处在宇宙的中心,只有在“中心”,它才到“底”了。其次,宇宙要有“中心”,它就必须是一个“有限”的东西,无限的东西谈不上中心。有限的东西里面最美的形体是球体,所以,宇宙是一个球体结构。

亚里士多德还转述了阿那克西曼德的一个关于地球静止的论证。据他说,大地之所以静止,是因为它居于宇宙的中心。居于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它离宇宙球层上所有的天体都距离相等。离所有的天体都距离相等,那么大地向任何一个方向运动都没有根据。大地只能静止不动。这可能是充足理由律的最早表述和最早运用。

阿那克西曼德是理性宇宙论的第一个表述者,他把自古以来的“天上地下”改变为“天包地中”。他作出这样的改变并不是单纯基于经验观察,而是基于理性推论。

为什么要把天设想为一个球呢?那是因为日月星辰都在经历周期性的早上东升、晚上西落,将天设想成一个球,围绕大地转动,最好的解释了这种周日运动现象。但是,那些没有天球概念的文化,是如何解释这种周日运动现象的呢?

最典型的有这样两种方式:一种是各种各样的神话解释,比如,埃及天神使日月星辰每日死而复生;二种是,根本不加解释,让它们保持在单纯的现象状态。

天球概念

希腊的天球概念,实际上使日月星辰在表观的变化中保持了自身的同一性和不变性,也就是说,在它们从西方地平线消失到下一次东边地平线出现之间的时间里,它们并没有死去,而是继续存在,只不过不被我们看到而已。可见,将天设想成一个天球的背后,“预设”了天体的“永恒存在”。其它的文化,并不像希腊人这样,把天体看成是永恒不变的存在。

只有永恒不变的存在,才能保持其自身的同一性。拥有“自身”的“同一性”,这是一切“自然物”的真正本质。那些并不预设、并不寻求事物之“自己”的民族,就必然缺失“天球”概念。

如果天空是球状的,那处于天球中心的大地就无处可以“下”落了,因此,它虽然“悬浮”,但并不下落,这是与大地的“中心”“地位”逻辑相关的。大地静止,来自大地居“中”,而大地居“中”,来自天为“球体”;天为“球体”,因为天体“永恒”不灭。所有这些,都是理性推理。因此,也有人把阿那克西曼德而不是泰勒斯看成是科学思维方式第一人。

本文摘自吴国盛《科学的故事》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定价58元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