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噱头、不挣快钱:京东直播X汪峰打破明星直播带货“潜规则”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不搞噱头、不挣快钱:京东直播X汪峰打破明星直播带货“潜规则”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7-20 22:55:43

无锈钵 |

“快上链接!”

7月15日,京东的整场直播里,汪峰的助理一直在试图提醒他这件事。

与之相对应的是,长达4个半小时的带货环节里,“买它”这样的字眼始终以一种极为克制的频率出现着。

介绍一款电饼铛的时候,他本人亲自上阵,一边摊煎饼,一边炒土豆丝,忙的不亦乐乎,抽空还不忘分一点给边上的工作人员。

直到被刷屏的弹幕要购买链接的时候,他还在沉浸在自己的厨艺里沾沾自喜。

“这是我见过最‘陶醉’的一场带货直播。”

社交媒体上,有人这样评价汪峰的直播带货首秀,一些人惊诧于他身上“同其他主播截然不同的气质。”

“他不会一遍又一遍的给你洗脑让你赶紧下单,但当他站在那里,全神贯注的对付那只鸡蛋手抓饼的时候,所有人都对这款电饼铛产生了莫大的好奇。”

一场“现象级”带货是如何练成的

另一边,源自后台的数据同样也证明了这场首秀的“现象级”成果。

带货超2亿,观看人数超915万,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直播带货主播来说,这一成绩已然足够优秀。

而回顾整场直播,不难发现,这一成功的背后绝非偶然,而是浸润着多方的努力和心血。

首先是明星本人有备而来。作为京东直播长期合作的京东秒杀首席直播官,汪峰并没有把此次直播当作“一锤子买卖”,而是早在正式直播之前,就已将其当作了自己长期的事业。

怀揣着这一想法,汪峰在开播前做了足量的功课,不仅实现了对直播商品的深度了解,从功能、技术到品牌理念也都如数家珍。

在带货飞鹤奶粉的时候,为了让消费者了解飞鹤奶粉,他从飞鹤历代产品讲起,凭借着专业的素养为品牌代言,在带货今锦上小龙虾尾之时,汪峰还亲自上阵剥虾,“投喂”助理,向大家展示品牌小龙虾尾的地道美味。

正是这一对于带货的诚恳态度,打开了直播间数百万观众的心扉。

除此以外,关于这一场直播的出色效果,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则是平台的高品质选品。

纵观此次带货,产品覆盖了母婴、酒水、零食、数码、家电等多个品类,庞杂的种类背后,借助于京东自身强悍的供应链实力,此次带货商品无论从价格优势、品类覆盖上都做到了业界顶尖。

最后,汪峰和京东携手打造的直播氛围,同样是俘获大批粉丝的关键所在。

相较于行业主流的带货方式,汪峰的直播间里,少了几分吆喝买卖的铜臭,多了一些日常生活的分享。远离话术洗脑和声嘶力竭的推销之后,观众们看到的,是汪峰和京东直播联手为每款产品所营造的展示场景。

奥美公司创始人,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大卫·奥格威曾经这样分享关于营销的思考:

“永远不要让顾客在不胜其烦下购买商品,最好的交易永远来自真实的兴趣。”

而对于初入直播行业的汪峰来说,这份对于消费者的尊重和对于内容的“执着”,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带货的冷漠,同样也为直播带货的“出圈”埋下了伏笔。

内容拓界,直播出圈

这并不是京东直播第一次让粉丝疯狂。

早在一个月前的618期间,京东直播就曾推出线上草莓音乐节的方式,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空前的视听盛宴。

最终,伴随着朴树《那些花儿》的轻缓歌声,两场草莓音乐节的观看人数定格在了520万人,直播累计售出酒水达814吨。

这之中,数据分析显示,观众里80、90后年轻人占据了总用户39%,超过51%的用户已经为人父母。借助于京东的这一场直播,许多人挣扎于生活之中的粉丝,得以在线上重温了那些年的青春。

与此同时,6月12日晚,京东还携手北京卫视推出了综艺直播专场,借助于直播的形式,让综艺这一传统的节目制作形式,同观众之间碰撞出了全新的火花。

专场之中,不仅热门综艺《我在颐和园等你》“代表团”张国立、郑爽、王子异、尹正,《跨界歌王》“代表团”秦海璐、李治廷、姜潮、王琳凯,以及北京卫视主持人悦悦,京东品牌代言人张若昀等一众明星纷纷尝试直播带货。一系列诸如皇家“宫廷宴”的直播情景,也让消费者大呼满意。

借助于直播这一场景,诸如端午节粽子、酒水以及颐和园新文创、水墨屏手机等商品不但增添了更多文化属性,也带来了屏幕前传统与前卫的碰撞。

3个多小时的直播结束后,这一专场已经累计吸引了超过941万名观众在线观看。同时,一众明星艺人还“顺手”直播带货超2.86亿。618当天,崔健专场演唱会首次线上直播更是落地京东直播间,吸引超1122万人在线观看,创电商直播间演唱会新纪录。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京东直播这些“音乐+电商直播”和“综艺+电商直播”组合模式,都是对传统电商直播逻辑的一种颠覆。自直播诞生之日开始,京东作为最受用户信赖的消费平台,一直从未停止对直播商业化这一边界的探索和开拓。

而在此基础上,直播内容生态的不断“出圈”,和“首席直播官”汪峰的华丽带货,也无不体现着这一探索过程下的积极成果。

回顾过去,直播商业化的进程中,京东“领航者”的位置已经保持多年。

早在2016年,行业尚未对直播形成普遍关注之时,京东就已经率先布局其中。

而在2020年全民直播的热潮里,源自京东的一系列探索,又为这一风口带来了些许“冷”思考。

京东直播,“不只是”带货

当前,直播带货这一疫情催生下的风口,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无论是罗永浩此前频频爆出的翻车,还是吴晓波惨不忍睹的带货成果,种种迹象都表明,直播带货“遍地黄金”的时代已经悄然过去。

然而另一边,存量厮杀下的诸多行业乱象,也并不意味着直播价值的就此消退。

Mob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直播行业风云洞察》显示,2020年3月我国泛娱乐直播行业移动用户规模超过1.5亿人,占据网民群体近1/5的数额,庞大的受众群体依然存在。

与此同时,从报纸广告的带货1.0时代,到电视广告的带货2.0时代,商业营销同主流媒介的捆绑早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正如俄勒冈大学教授玛丽-凯特·麦基所说的那样:

“媒介掌握着一切广告的传播渠道。”

相较于报纸广告,直播带货的信息密度更高,表现形式更丰富;相比于电视广告,直播带货所具备的即时互动的特性,可以实现更为深层的内容输出,并有效实现商品在推荐环节中全方位的展示,从而更进一步,实现零售行业的营销升级。

遗憾的是,当下,伴随着各方资本的入局,直播正在面临愈发沉重的变现压力。

而对于这一点,京东直播一直并不认可。

在京东零售CEO徐雷看来,直播本质上是一种特别好的营销工具,但它不是生意。

“如果为一场直播进行单独供应链生产,那就是生意,除此之外,叫营销。”

营销是生意的助手,而不是用来替代生意的。相形之下,京东直播更注重让直播间实现从带货场到营销场的升级。

而在这一过程中,营销活动借助于直播这一渠道所融入的,将会是消费者的生活。

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将会被最大限度的消除,购物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逛街、乘车、浏览信息……一切碎片化的时间里,只要一部手机,零售都将变得无处不在。

这或许也是京东直播不只是带货背后的商业逻辑。

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正是这种布局长远的商业模式,更适合像汪峰这一类的明星群体。

过去的半年里,尽管直播带货的出现为给予了明星商业化的全新可能,但截至目前,行业主流的态度依然以观望为主,毕竟,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积攒多年的口碑,在一场快速变现的带货里“消耗殆尽”。

相较于噱头类的“挣快钱”,行业头部资源更为看重的则是直播带货这一商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正与京东的直播理念不谋而合。

而在此基础上,未来,伴随着诸如汪峰这样常态化、专业化的“直播官”的加入,京东直播的品质化未来,也将让人充满无限的想象和期待。

直播的最后,汪峰面对数百万观众,郑重许下了承诺:

“要为你们找到最好的产品、最低的价格。”

某种程度上,这一承诺对于正积极探索直播带货“新边界”的京东直播来说,也同样有效。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