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首个直播电商规范实施,这些灰色操作千万别踩!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7-01 19:42:39
对于直播电商从业者而言,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首份直播电商规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今日起开始实施。
这份由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规范》,对网络直播营销中的 商家、主播、平台经营者、主播服务机构和参与用户的行为提出规范。
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为大家划一下重点:
- 对于商家明确规定: 商家应具有与所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应的资质、许可,并亮证亮照经营。
- 对于主播明确规定: 主播在直播活动中,应当保证信息真实、合法,不得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 对于网络直播营销平台明确规定: 电商平台类的网络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加强对入驻本平台内的商家主体资质规范,督促商家公示营业执照及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内容平台类的网络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加强对入驻本平台的商家、主播交易行为规范,防止主播采取链接跳转等方式,诱导用户进行线下交易。
不过,要知道,《行为规范》作为自律文件,本身不具有强制性,主要起到倡导引导自律自治的作用。能否规范愈演愈烈的直播营销乱象?
据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了解, 《行为规范》也通过一定措施来保障自律的有效实施,对涉嫌违法的,甚至将提请政府监管机关依法查处。以下这几种情况多少会得到遏制,但依然还有很多灰色操作值得被监管。
1
阴魂不散的刷单
还能继续猖狂吗?
《规范》中明确规定有9类内容、20种行为被禁止,其中包括:主播向商家、网络直播营销平台等提供的营销数据应当真实,不得采取任何形式进行流量等数据造假,不得采取虚假购买和事后退货等方式骗取商家的佣金,等等。
可以想象,首当其冲的是刷单现象。
众所周知,阳光之下必有阴影,刷单几乎伴随着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阴魂不散,早就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淘宝直播曾明确表示,对于淘宝平台上部分商家存在售卖所谓“刷数据机器人”的商品,已进行了多轮打击。2019年,抖音也曾就刷单展开过为期三个月的“啄木鸟2019”专项行动,打击平台上的黑产作弊行为。
但直播电商的刷单乱象恐怕比想象的更严重。
“说实话,现在做直播带货,80% 的带货达人都不靠谱。最搞笑的是什么?我见过四五百万的粉丝量的达人,带货数据惨不忍睹,只有个位数成交……”某 MCN 运营负责人对媒体爆料说。
据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了解,抖音新账号刷1000个粉丝大约可以卖到200元左右,有的120元能买到1万个淘宝直播机器粉,甚至有专门组织真人粉丝观看直播刷数据的商家。
《规范》实施后,刷单现象多少能得到一些遏制,不过还有一些与之相关联的现象可能短期内还不好解决。除了刷单骗佣金,现在很多主播或机构骗坑位费。
所谓坑位费,就是品牌在直播间的出场费,公开的信息来看,罗永浩的坑位费是 60 万,李佳琦的坑位费报价 32 万。不过,据知情人士对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表示,目前罗永浩的坑位费远高于这个数,一些腰尾部的主播坑位则便宜很多,几千到几万都有。
坑位费诞生后,一个过街老鼠出现了—— 专门骗坑位费的机构。于是,这样一种情况屡见不鲜: 某品牌找达人带货,前前后后给了媒介 10 多万,却没曾想那媒介竟是个皮包公司,后来跑路了……
2
直播电商里的
罗永浩们还太少
这两天,罗永浩又上了风口浪尖,原因除了他公开表示要组建脱口秀团队,更因为中消协对其的一次点名。
报告列举了典型案例,其中提到了罗永浩。在报告中的罗永浩案例中,多位网友称, 罗永浩直播间相同产品价格比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贵出不少,不符合直播间宣传的“全网最低价”。
罗永浩在微博上表示,看到媒体大面积转发《中消协点名罗永浩》的报道,赶紧看了内容发现对我们的描述很客观,情况属实。
但像罗永浩这样敢于承认错误的主播实在太少。几乎行内人人都知道,刷单、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也导致退货率居高不下,部分主播退货率高达50%以上。
中消协今年3月公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产品质量问题,仅有13.6%的消费者遇到问题后进行维权投诉,维权率过低更会滋长假货漫延。
不过,直播电商行业的罗永浩们还太少,更多的则是一锤子买卖:卖出去了还想要赔偿,做梦!
事实上,监管的难点不只是主播层面,而是政府相关部门和电商平台很难在交易前进行监督,通常集中在大量问题发生后进行追责。不仅如此,很多产品存在偷工减料、造假、模仿的行为,却缺乏可信、良好的检测制度和监督,因此就加强了假货在电商平台的流通,包括直播渠道。
此次,《规范》要求网络直播营销平台应建立商家、主播信用评价奖惩等信用管理体系,完善商品和服务交易信息保存制度,依法保存网络直播营销交易相关内容。
这一定程度上能带来一些正向的影响。
3
尚未被保护的韭菜
消费者的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还有一个群体值得被注意。
先来看一句广告语:“先交2万,学完我们的课程,你就是下一个李佳琦。”
这是不少直播带货培训课程打出的广告。吸睛且直接,简单又粗暴。在百度搜索“直播带货”关键词可以看到,前五条分别是各个公司投放的广告,直播带货培训确实是一门空白且需求巨大的市场。
但真实情况往往却是,资两万购买直播课程,准备发展副业后,结果不但一单没有卖出去,交的学费也打了水漂。
找培训人员对方回复也很简单,你自己操作有误,或者说直播方式方法都交你了,你自己没领悟到。
总之一句话, 学费是不会退的,但你可以继续学。有业内人士爆料,行业中 80% 以上的培训机构,都是割韭菜的。
那些喊着“复制李佳琦”的培训课程,不少就是在割一些想入行,想赚钱的韭菜们。
还有一些骗子找到了更高阶的骗术:利用“躺赚”的噱头吸引小白用户付费,教给用户一些基本操作后,就开始向用户卖可以带货的账号。当用户买了可以带货的账号后,就涉及到货源的问题,然后骗子说他们可以供货,甚至还会告诉用户再交一点费用可以保证上热门,回头就把你上交那笔费用中的一部分拿来投放 付费推广产品,比如抖音的Duo+。除此之外,还有的机构还会售卖相关的运营辅助工具,比如虚拟定位技术、场控机器人等,花式“洗脑”让你掏钱。
这些不断被当成韭菜的小白们,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培训机构。不过,在任何一个行业,想不被当韭菜对待,就必须得自己有学习和钻研的心态,“速成”心态永远不会带来真正的成功。
而直播电商还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未来还很广阔,无论如何,《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的实施是一个正向的信号。
End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