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社交的核心本质是互惠_零售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4-28 07:52:18
《社交新零售:5G时代的零售变革》王欧飏著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如果你错过了电子商务化,也错过了微商,下一个你不可错过的风口就是社交新零售。该书将从7个方面去分析社交新零售以及做好社交新零售的“打法”,为传统电商与零售企业转战社交新零售提供理论基础及实操方法。
假设某一天,你突然获得了马云、王健林等各位电商领航者的私人联系方式,你会和他们谈论什么?也许有的人会因为自身不够优秀而不敢与他们交谈,或许还有些人能壮起胆子与他们侃侃而谈,但发现自己无法跟上他们的思维。但这样能与他们成为朋友吗?
答案大概是“不能”。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都是优秀的人,自然更加愿意去和优秀的人交谈合作。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社交的核心本质就是价值层面上的互惠。对于没有价值的交往,有的人也许还会和你逢场作戏,但更多优秀的人不愿意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如此无意义的事件之上。
你是否想过,即使你认识了一个十分优秀的朋友,他愿意帮你,为你提供资源、平台与方法,但可能也无法获得成功。你发现自身的能力不够,即使有资源也无法合理配置;即使有平台,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本领;即使有方法,也不敢去尝试、信任。即使有贵人相助、有机会,也无法突破自身能力的短板的约束。
对于个人来说,将能力视为“1”,那么人脉就是“0”。如果没有“1”,有再多的“0”也毫无用处。因此“自身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还是具备几分道理的,因为你不具备吸引优秀的人的价值,无法实现互惠,也无法抓住他们提供的机会。
也许你会有疑问,那些无比厉害的人物也有普通朋友,他们之间并没有存在可以等价交换的价值,这是为何呢?
根据吸引力法则,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因此,等价交换的价值不仅与身份地位有关,更与思想与精神层面的共性有关。身份地位的相似,能够使这类人进入同一个圈子;而精神与思想的共性,会让人们形成一个外人无法融入的圈子。
人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思想。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家庭与成长环境相差过大,其价值观与思想就很难有相同的频率。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朋友是建立在相似三观之上的。由此可以看出,优秀的人会根据共性来发现与其相似的优秀的人,与他们做朋友,进行价值交换。
“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用”“社交的核心本质是互惠”对于社交新零售而言,同样适用。如果零售企业的产品不具备优质、有创意的特点,提供的服务也差强人意,那样就无法获得用户的赏识。即使是名牌,有许多大咖在各种社交平台宣传,最终也会有许多用户不会买账。
社交新零售需要用户自愿作为产品或服务的宣传者,如果用户无法从产品与服务之中获得收益,就不会去宣传。这种收益既可以是实质收益,也可以是精神与心理上的收益。
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产品,不仅可以获得收益,还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分享的产品,为该产品带来流量,从而提升产品的销售量。这使用户与零售企业实现双赢互惠。
社交的核心本质是互惠,人脉与能力齐抓,才能抓住机遇。社交新零售的核心本质也是互惠,重视用户收益,才会带来更多流量,带动零售企业的发展。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