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小程序,你不知道的还有这些...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关于微信小程序,你不知道的还有这些...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11-11 19:39:02

如果说订阅号的定位是连接用户与内容,那么服务号就是连接用户与服务。

2013年:微信专门拆分出一个服务号出来,其定位是提供服务的平台。

2016年初,因为服务号没有达到预期,微信宣布要新开发一个新的公众号形态,一种提供新的服务能力的公众号——应用号。

张小龙 2016年微信公开课 谈应用号——

“我们开发公众号不是为了媒体,我们的本意不是传播内容,我们要提供服务,但服务号没有达到预期,我们在讨论一个新的形态,叫应用号。平时不发东西,他安静的存在在那,低频的需求不需要安装App,微信尝试让更多App以轻量便捷的形态在微信中存在,就是应用号。”

2017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正式推出小程序

一年后,微信应用号上线了,只不过名字改成了小程序。小程序兼顾了原生和h5的优点。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体验比h5更好,比下载app更加便捷。开发成本低,开发一套页面可以兼容不同的平台,可以给用户提供原生页面的体验。

其实在我看来,小程序更像是一项新的前端技术,而不是新的产品形态。

张小龙在小程序刚发布时,给小程序定了4个特性: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

其实无须安装,深究起来是错误的。小程序是需要用户下载的,但是小程序的包太小了。与APP动辄几十M乃至一百多M相比,只有1-2M大小的小程序非常的轻量。2018年初很火跳一跳小程序包的大小只有4M。在loading过程中就可以完成下载,用户基本上是无感知的,因此包装成无需下载也没什么问题。

18年初火爆一时的“跳一跳”

触手可及

触手可及,在我看来是微信小程序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因为他体现了张小龙对于未来应用形态的理解。

假如我看到房间里面的一盏灯,我想让这个灯关掉或者打开,当我透过这样一个很智能的眼镜看到这盏灯的时候,我会希望在那个灯的上方会出现一个虚拟的开关,我甚至可以用眼镜去控制这样一个开关,那个开关是什么东西?它其实是出现在真实物体上面的一个应用程序。当我看到这盏灯的时候,它的开关应用程序就自动出现了,同样的你可以想象非常非常多的场景。当你走到一个公园的门口的时候,可能公园门口会出现公园门票的应用程序,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任何一个眼睛能看到的实物的时候,这个实物背后的信息和应用程序都会自动浮现出现,你通过眼镜或者别的方法控制这样一个应用程序,去启动它,去运行它。

张小龙 2017年微信公开课 谈未来应用形态

在张小龙的设想中,小程序是没有统一的固定入口的,小程序入口应该是出现具体的需求场景中。当用户有需求时,用户就可以立刻访问小程序。当用户没有需求的时候,就不应该提供访问小程序的入口。

小程序刚上线的时候,最主要的访问来源是线下扫码。微信小程序上线后半年,使用频率最高的小程序是摩拜单车、实时公交、滴滴出行这些线下场景。张小龙提到的电灯和公园的例子都是线下的场景,所体现的想法也正是小程序应场景而生的理念。

但是对于各个服务商来说,这一点他们很不喜欢。不管用户对自己有没有诉求,他们都希望自己小程序可以无时不刻不在用户的眼前晃悠。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他们希望在微信所有流量大的场合都露出自己的小程序。

基本上微信每次发布一个新的功能,都会被理解成一个新的风口。各家都会一窝蜂上去想着怎么去捞取一波新的流量红利。因为微信是中国dau最大的app,是头号的流量池。为了防止过度营销,微信小程序在入口上做了很多限制。

首先,微信小程序不支持分享到朋友圈,也就是说用户在朋友圈看不到微信小程序。一旦小程序可以分享到朋友圈,那么各个商家就会想办法把小程序打造成一个营销工具,在朋友圈进行病毒式营销吸取粉丝。这明显有悖于张小龙对于小程序应场景而生的定位。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