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丢了?别慌!四步操作降损失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10-22 17:38:16
如果某一天手机丢了,该怎么办?别慌!四步操作降损失↓
近日,有舆论报道反映,不法分子偷盗个人手机后,在某政务APP窃取用户个人信息,进而申请网贷消费造成用户财产损失的情况。工信部近日发布消息,提醒相关单位、企业和个人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工信部立即组织核查处理,于10月12日约谈了涉事电信企业相关负责人。据了解,用户手机被盗后未及时挂失电话卡,给不法分子留下了钻空子的空间。不法分子通过“手机号+验证码”弱验证方式获取某政务APP中用户身份证号等个人重要信息,利用用户个人信息更改了手机服务密码,利用话术欺骗诱导电信企业客服人员将已挂失的电话卡进行解挂,利用部分网贷平台“找回用户密码”漏洞重置用户支付密码骗取网贷资金,最终造成用户财产损失。
对此,工信部要求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在服务密码重置、解挂等涉及用户身份的敏感环节,在方便用户办理业务的同时强化安全防护,加强客服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培训,警惕业务异常办理行为。
此外,工信部建议相关单位和企业及时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并建议相关行业按照最小必要原则收集、存储、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对已收集存储的用户个人信息分级分类妥善保存。
同时,工信部也提醒广大用户及时设置SIM卡密码,在丢失手机后应第一时间挂失,强化安全风险意识。
如果某一天手机丢了,该怎么办?别慌!四步操作降损失↓
一挂二冻三改四通知
不耽搁少损失
一挂:挂失手机卡
没有设置密码的手机卡,取出来换台手机插上可以直接使用!
因此,原手机上设置的手机锁屏密码只能给手机加防护,并不能给手机卡加防护。
所以,一旦手机丢失,不要抱侥幸心理,不要犹豫不要耽搁,立刻致电运营商热线挂失,并第一时间到附近营业厅补办手机卡,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你挂失手机卡之前的空档时间,通过手机号盗取个人信息。
二冻:冻结各类手机里的“钱包”
不法分子一旦盗取了你的个人信息,就能冒充身份转移你的资金财产。一方面,手机网银、支付宝、微信要及时冻结,另一方面,各类金融应用也统统不容忽视,以防不法分子利用你的身份信息申请了网上贷款。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常用的银行卡,比如办理ETC、办理地铁卡、办理社保卡时搭配办理的联名银行卡等一定要全部冻结。
三改:修改各类密码
修改重要APP、网站(如京东、淘宝等)登录密码,并在补卡前暂时解绑手机号。
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被盗手机自动登录或用手机号直接收验证码方式轻易登录使用。
四通知:通知亲友防止上当受骗
手机丢失后,你的通讯录信息可能会被窃取,需提高警惕,防止有人冒充身份行骗。第一时间要告知亲友手机遗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加强防范,提高手机安全系数。
三个小妙招
手机安全系数加倍
妙招1:设置锁屏密码
如果你没有设置锁屏密码,任何人拿到手机,都能轻易获取手机里的个人信息,登录使用各类应用。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手机设置锁屏密码的路径不同,建议大家网上搜索或致电手机厂商热线咨询设置方法。下面以安卓和苹果手机分别做示例:
安卓手机:以华为Mate30为例,点击“设置”,进入“生物识别与密码”,即可设置“锁屏数字密码”。
苹果手机:以IOS14为例,点击“设置”,进入“触控ID与密码”,即可设置锁屏密码。
妙招2:设置手机卡密码
给手机卡设置密码后,手机重启或手机卡插入新手机时,需要输入手机卡的密码(PIN码)解锁才能正常使用。若连续输错三次,手机卡会被锁定,需要联系运营商获得PUK码进行解锁,否则不能使用。可以有效防止不法分子换台手机继续使用手机卡。
注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手机卡称为SIM卡,中国电信的手机卡称为UIM卡。一般手机卡PIN码默认初始密码为1234或0000,不同型号的手机,设置PIN码方式不同,建议大家网上搜索或致电手机厂商热线热线咨询。
由于输错三次手机卡会被锁定,设置时要特别注意看清提示输入的是“现在的PIN码”还是“新的PIN码”。下面以安卓和苹果手机分别做示例:
安卓手机:以华为Mate30为例,点击“设置”,进入“安全-更多安全设置-加密和凭据-设置卡锁-选定手机卡-锁定UIM卡”,即可设置PIN码。
苹果手机:以IOS14为例,点击“设置”,进入“蜂窝网络-SIM卡PIN码”,即可设置PIN码。
妙招3:个人身份信息不要存在手机里
千万不要将身份证、银行卡的照片,以及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直接存在手机里,尤其不要放在手机备忘录里。
当然,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的手机,别让它“走丢”,在收银台、餐厅餐桌、水果店、洗手间、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场所时,都需要多加留意。
看到这里,是不是心中不慌了?赶紧掏出手机,把三个小妙招对照着一一操作了,这篇文章才算没白看。
来源:中国电信客服微信、人民网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