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寻找「中国好声音」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8-22 11:32:32
作者 / 徐梦
《中国好声音》开播,西瓜视频网络独播。
如果是几年前,人们大概不曾料想过现象级音综的网络播放权,竟然没有花落爱优腾。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崛起,
不仅好歌曲从网络走红,越来越多音乐人也出自“网生”,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音乐平台的大力扶持。就和层出不穷的电影人扶持计划一样,音乐人也是才华横溢但赚钱苦手的困难户,从2014年以来,各种形式与规模的音乐人计划AKA网络海选,都试图发掘优秀原创音乐人及作品,改变从业者收入低、出名难的现状。
随着短视频+音乐宣发的流行,抖音、快手、B站也加入了音乐人才孵化的行列,以长期补贴、多元变现、精准宣推等试图建立其市场良性循环的生态。未来一代的周杰伦、陈奕迅们,会从互联网脱颖而出么?
音乐平台“寻人”六年:亿元奖金与流量双管齐下
互联网音乐平台中,最早推出音乐人扶持计划的是虾米音乐,从2014年的“寻光计划”到2017年的升级版,虾米音乐的目标都是通过平台资源整合,挖掘独立音乐人包装后推向市场,不过可能是计划做得早,后续这些音乐人的发展规划、版权签约与商业回报等,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售后”。
有了前车之鉴,2016年网易云音乐推出“石头计划”时,不仅提出一年内投入2亿资金规模,从推广资源、专辑投资、演出机会、赞赏开通、音乐培训、音乐人周边、音乐人指数体系等七个方面,为独立音乐人提供服务,三年以来入驻的原创音乐人总收入增长了31倍。
在2018年,网易云音乐又发起“云梯计划”,让音乐人可从相关歌曲评论区的广告中获得最高80%的收益分成。今年3月,升级版的“云梯计划2020”将原创激励金提升至全年超过1亿元,并承诺为原创音乐人再增千亿实际播放量扶持。
通过将近4年的积累,目前入驻网易云音乐的原创音乐人已经超过16万,上传原创作品数超过150万首,平台原创内容生态的建构日趋完善,发展逻辑也由单纯地推火爆款歌曲,到孵化专业音乐人。
腾讯音乐人计划则始于2017年,同样是全产业链扶持音乐人,并立下Flag称三年让音乐人收入达到五亿元,后来腾讯音乐人官方公布的数据透露,三年内共为音乐人带来5.9亿元收入,超额完成平台目标,同时腾讯音乐人全平台原创歌曲达到85万+,总播放量突破4000亿。
从原力计划到亿元激励计划,财大气粗的腾讯音乐在招揽人才与优质内容方面出手阔绰,比如亿元激励计划2.0版本就明确表示,独家单曲年收入20万以内的100%归音乐人,独家签约音乐人年收入100万以内的,平台不参与分成,最大程度让利于内容方。
所以三年以来,入驻腾讯的音乐人在收入方面实现了大幅增长,根据官方数据,8成以上音乐人总收入提升50%以上,4成音乐人实现了收入翻番。
随着短视频平台入局音乐市场,腾讯音乐与网易云也在不断加码扶持范围和力度。今年8月网易云音乐推出针对音乐红人的“飓风计划”,通过专家团队不仅帮歌手打造作品,也为他们个人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与资源。
腾讯音乐则在今年上线数字专辑功能,帮助音乐人自助发行数字专辑,还可以自主定价在个人直播间售卖,增加变现空间。
短视频平台更新玩法:一站式养成,签约不排他
在扶持音乐人上,短视频平台入局虽晚,玩法却更为突破。
2018年初,当音乐行业听说抖音要做扶持原创音乐人计划的时候,反应并不是很热烈。但短短两年间,抖音已经成为音乐宣发不可忽视的重镇,不仅爆款神曲频出、老歌翻红,不少原创音乐人也从中脱颖而出,比如刘宇宁与隔壁老樊。
2020年抖音看见音乐计划参赛的歌曲《飞鸟和蝉》,在抖音上线不到一个月便走红全网,目前站内播放量已突破17亿。
如果说两年前发布的看见音乐计划,还是比较常规的扶持路径,今年抖音力推的音乐人亿元补贴计划,则开创了短视频领域的音乐点播分成模式:不再是签约买断,而是以歌曲使用量×单价的算法,每月持续给到音乐人补贴,部分加入计划的音乐人在首月就税前收入超过了2万。
这种模式,相当于平台替代用户为音乐版权费买单。据官方介绍,2020年参加抖音音乐人亿元补贴计划的,超过80%都获得了收入,而且签约计划并不排他,不限制音乐人在多个平台赚取收益的策略,让抖音在音乐人群体中好感度提升不少。
但互联网江湖从来没有什么Peace&Love。随着用户付费习惯的成熟,在线音乐市场风生水起,近日抖音向部分用户推出的内测版本增加了音乐听全曲功能,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短视频平台要与音乐平台争夺蛋糕的野心。
一方面发力留住音乐人,另一方面抖音也在不断扩充曲库。今年抖音与杰威尔达成合作,拿下周杰伦、袁咏琳、派伟俊等杰威尔旗下歌手的音乐版权权益。用户在抖音可以直接用周杰伦新歌《Mojito》作BGM,这让花3块钱在隔壁买单曲的乐迷着实有些心里发酸——不过从长远来看,短视频平台最终也会向音乐付费靠拢。
同样与周杰伦走得很近的快手也不甘示弱,5月底直接邀请周杰伦本人入驻,作为8月迷笛音乐季的独家直播及短视频合作平台,参加迷笛演出的30支乐队纷纷入驻快手。
快手音乐人计划最早于2018年4月上线,从智能推荐、流量与资源扶持、版权收入、作品孵化等维度吸引音乐人入驻,官方数据显示计划上线后,快手音乐人作品在9个月内就获得了130亿的总播放量。
相比抖音异军突起,快手似乎更喜欢合纵连横。去年快手联合腾讯音乐旗下的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与全民K歌发布“音乐燎原计划”,为音乐人打造产业链更为完整的内容生态。
今年快手与QQ音乐达成战略合作,以双平台千亿流量扶持“双栖”音乐人。同时快手推出的“亿元激励计划”,则把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音乐人或版权所有者通过上传作品、线上签约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版权分成。
娱sir曾与入驻多家平台的音乐人聊过,大家的普遍反映是短视频平台补贴力度大、也更为包容与开放。如今越来越多音乐人将新歌宣发阵地转至抖音与快手,影响力的此消彼长,势必让上游的人才流动趋之若鹜。
从分而治之到合作共赢:原创音乐人不再欲投无门
后浪凶猛,音乐平台们还能守得住自己的护城河么?
从目前来看,腾讯与网易的音乐版权优势依然明显。今年,网易云音乐以王者回归的姿态,陆续与滚石、华纳、环球音乐、吉卜力、吉尼斯等公司机构达成战略合作,让曲库再度充盈起来。腾讯音乐更是坐拥4000万首正版曲库,腾讯音乐娱乐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到4710万。
腾讯音乐集团管理层曾表示截至今年年底,腾讯音乐付费歌曲比例有望达20%,也就是说曲库中有800万首成为“会员专享”。
相比之下,抖音与快手们拓展音乐市场的拦路虎就在于库存不足,以及平台变现尚未走通。抖音去年与腾讯音乐达成了音乐转授权合作,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但抖音用户尚没有像在其他音乐平台一样,养成在抖音听歌并付费下载的习惯。更多情况下刷到一首不错的BMG,转头就去QQ音乐或者网易云音乐“搜同款”去了,抖音沦为为其他平台导流的工具人。
就在短视频平台希望分羹音乐市场的同时,音乐平台也觊觎短视频社交已久。从2017年上线短视频功能,2018年开通LOOK直播,再到2019年推出能发视频的云村Mlog,网易云音乐在搭建音乐+短视频生态上一直乐此不疲。
腾讯音乐则有微视、音兔等腾讯系短视频产品,同时通过举办五月天、陈奕迅线上演唱会等重磅活动,逐步养成用户线上观看演出并付费的习惯。
平台有钱赚,对音乐人的扶持才能长期可持续,从产业角度来看,相比娱sir和所有音乐人一样期待各大平台强强联手,而不是暗自拉踩或排外。比如去年末快手联合QQ音乐、酷狗音乐、全民K歌等平台推出“音乐燎原计划”,以音乐+短视频宣发助力跨平台造星。
今年3月抖音联合网易云音乐推出针对改编翻唱的“热歌改造计划”,8月两家达成新合作,借势各方资源力推双平台爆款。
有音乐人告诉娱sir,如今同时入驻多家平台,靠版权收入及点播分成一个月也能赚到好几万,这种衣食无忧的生活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对原创音乐人来说,最好的时代已经悄然降临,整个音乐产业的复兴还会远吗?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