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始引领中国资本市场转型——《国家使命——科创板开市一周年报告》正式发布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科创板开始引领中国资本市场转型——《国家使命——科创板开市一周年报告》正式发布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8-17 20:16:05

由科创数据中心(SMDC)独立研发的我国第一份全景式科创板数据报告《国家使命——科创板开市一周年报告》日前完成并正式发布。报告认为,从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科创板已成为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最值得关注的希望之星。从科创板成立一周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科创板作为试验田,已经开始引领中国资本市场转型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如今如何培育更多的科创企业快速合规上市,已经成为一个亟不可待的问题。

科创数据研究中心(SMDC)主任赵星表示,该报告用市值力、辐射力、创新力、责任力、市场力、经营力、创投力、人才力八个指标构建了科创板的科学评价体系,并用数据智能的方式挖掘出科创板一周年以来的科创板“大数据”。

引领资本市场和经济转型

报告显示,科创板已经开始引领中国资本市场和经济转型。越来来多的硬科技公司通过科创板获得了资本支持,而这些企业在过往的资本市场很难获得融资,科技兴国、创新强国,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到每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都是呼应这样的时代责任和国家使命。

科创板在一年时间内,创造性地打破各种限制,让越来越多的硬科技企业得到了资本支持,从红筹架构、同股不同权、未盈利、A+H等,科创板创造了多个第一。

硬科技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科学家领导和研发投入。在科创板的上市公司中,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成为公司的发起人或者核心技术人员。

赵星表示,科创板定位于科技、立足于创新。上市公司的专利数量是最能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排在科创板专利发明总数排名前 20 的企业均拥有超 400 项的专利。中芯国际以 8122 个专利总数领跑所有科创板企业。半导体产业的华润微电子和沪硅产业分别有 1068、562 项专利。体现了在全球科技竞争之中,中国企业已经有了较强的专利意识,建立起自己的专利保护墙。

数据显示,科创板公司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都比较高。而数据显示,医药生物类企业的数据异常,这是因为科创板的重点突破,允许未盈利甚至没产品销售的创新药企业上市融资,事实上,刚刚上市的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诺也并未盈利,泽璟制药的新药甚至还没有进入市场。而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是国际惯例,科创板和国际的接轨,让中国的创新企业看到了希望。

区域辐射力度逐渐增强

报告数据显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中国最大的科技重镇,这三个区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作为科创板的发源地,在以上海为核心,覆盖江浙的长三角地区出生的公司占据了市值排名前 20 的大头,其次是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和上市公司数量高达 23 个的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在科创数据研究中心(SMDC)根据市值绘制地区的热力图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为科创板公司的热力中心,这完全符合目前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的态势。

赵星表示,虽然开市才一周年,科创板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创数据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已上市企业逼近150家,市值超过34万亿。截止8月14日,有417家企业申报了科创板上市,已近问询168家,提交注册20家,但和整体市场相比,科创板的上市数量和市值显然还大有空间,因此如何让更多的优秀科技企业来科创板上市成为一个挑战,也是一项亟不可待的工作。

据了解,SMDC是国内第一家特别以科创作为研究对象的数据研究中心,将依托政府、学者、交易所、企业等的官产学研的结合,用数据智能的方式为科创企业、科技园区、科技城市等服务,为中国更多的科学家、科技企业冲刺科创板服务提供全景式数据研究支撑。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