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第一批减持!最高14%,董监高、私募齐上阵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科创板第一批减持!最高14%,董监高、私募齐上阵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7-23 21:59:56

文 | 金卫

7月22日,科创板开市满一周年,这一天迎来市场最大的“解禁潮”,解禁市值超过1700亿元。当天,科创板总体平衡,首次发布的科创板指数——“科创50”收涨0.47%,实现了“软着陆”。

解禁之日后,第一批减持公司密集袭来。7月23日下午,光峰科技首先发布9%的减持公告,其后,科创板减持的公告接踵而至,共有七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按照减持比例来看:

西部超导多名股东拟减持不超14%;沃尔德股东及董监高拟合计减持不超9.08%;光峰科技多名股东拟减持不超9%股权;嘉元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7.87%;瀚川智能股东拟减持不超3%;乐鑫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3%;新光光电股东拟减持不超1.49%股权。

这次解禁的股份主要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和首发战略配售限售股份,从发布减持公告来看,也主要是这两类。

在这些发布减持公告的科创板企业中,西部超导股东减持比例最大。其中,中信金属计划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882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深创投拟减持 26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陕西成长新兴与陕西成长新材料计划拟减持 2645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6%。

西部超导主要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今年发行上市价为40元,上市之后股价最高涨至70元,但此后一路回落,股价腰斩,截止7月23日,西部超导收盘价为33.9元,市值为149.7亿。

这次减持的中信金属、深创投分别为西部超导的第二、第三大股东,两者合计持股比例达到近27%。如果按当前市值,14%的减持比例预计套现21亿,如此大规模的减持,西部超导的股价或许承压。

减持比例第二大的是沃尔德,公司主要从事超高精密和高精密超硬刀具及超硬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沃尔德的股价曾经一度炒到了162元,到当前收盘只有52元,缩水六成多。

这次减持沃尔德的,既有高管也有私募机构,其中,股东达晨银雷和启迪汇德减持的理由是因经营发展需要和投资等财务安排,公司高管减持的理由则是个人资金需要。对于股东减持,外界早有预料,但是部分公司如此大规模的减持,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最新统计,7月22日当日共涉及25只科创板股票,总解禁规模为31.6亿股,对应解禁市值约为1824.97亿元。

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中,累计涨幅排名前七位的公司均出自半导体和生物医药,资金偏好非常明显。其中安集科技、中微公司、澜起科技、睿创维纳、乐鑫科技均为半导体领域相关公司,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则分属于生物医药。

中微公司是这批公司中解禁市值规模最大的,7月22日有1.94亿股股份解禁。以7月21日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合计420.95亿元,公司现有流通市值为112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澜起科技,7月22日有3.41亿股股份解禁。以7月21日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合计333.64亿元,是公司现有流通市值的4.31倍。

不过,这两家公司目前还未发布减持公告。

广发证券近期发布研报认为,一年期解禁投资者主要为创投基金及战略配售中的核心员工持股,其中约83%为创投基金。

此前,7月3日上交所曾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为科创板公司股东设计了市场化、多元化的退出渠道。有机构预计,随着科创50指数发布、前期科创板减持新规落地等政策“缓冲垫”,减持实际影响比预期稍弱。

过去一年间,科创板已成为A股IPO主力军,从首批25家上市公司,扩容到14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2.8万亿元。但是,如此密集的减持,不可避免地给投资者带来心理冲击,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呼吁:对在科创板成功登陆的企业来说,股东能够珍惜上市机会,珍惜上市公司的股份,和中小投资者一起分享企业的成长,将企业做大做强。“对清仓式减持或大量减持的大股东,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对违规减持的行为要坚决纠正,从而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