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 探索精神激扬问天力量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7-23 18:00:43
比太空更加壮阔的,是人类对天空的不懈追问,和沉淀在基因中的探索精神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这是两千多年前,屈原对宇宙的追问。两千多年后,“天问一号”载着我们对火星的提问,穿越云霄天际,开启茫茫征途。千百年来,一个“问”字、一以贯之。它牵引着涌动不止的好奇心,记录着探索太空的艰辛历程,也印刻着追求真理的坚韧笃定。
梵高说,一看见星空,我就开始做梦。面对星空,人类在浮想联翩中发问,这是出自本能的好奇。地外是否有智慧生命?我们的下一个宜居星球在哪儿?星际旅行的时光隧道是否真的存在?人类的本性,不止于关注脚下生活,更是向往走出去,触摸未知、感受边界,看看天际尽处是何处。从发射卫星、到载人航天,从月背软着陆、到发射行星探测器……我们每前进一步,都从大胆发问开始。地球不过一叶扁舟,但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驱动下,我们超越自身、关切宇宙,不再是星系中的渺小脚注。
然而,所有追问都期盼解答,所有答案都必经求索。问天,既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更依靠无数人的扎实探索。50年前,我国航天工作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当东方红一号飞向广袤太空,中国人的问天探索正式启幕。如今,航天工作者继续攀登突破,“嫦娥”奔月、“天宫”开建、“北斗”环绕一一实现,火星探测也踏上征程……成就来自于全员上下、日复一日的点滴付出。勺水渐积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正是皓首穷经的努力,筑牢持续创新的基础,充盈不断追问的动力。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探寻问天的答案,往往充满风险,因此更需要鼓足前进的勇气。在火星探测中,着陆环节必须精准无误,难度堪比“把一只高尔夫球从巴黎打进东京的一个洞里”。但是,星辰大海从来不会主动走近我们,只有继续追问,向海的更深处奋力游去,才能领略这片海洋的无穷魅力。面对风险,我们“不会温顺地走进那长夜”,而是要中流击水、九天揽月,用更加振奋的姿态向星空发问探索。
科幻电影反复描绘着无垠太空。但比之更加壮阔的,是人类对天空的不懈追问,和沉淀在基因中的探索精神。在未知前勇敢迈步、在挑战中攻坚克难、在风险里无畏前行,这也是人类发展、文明进化的动力源泉。如今,“天问一号”飞向太空,在期盼中,我们等待着火星的回答。诗人说,我深爱群星,因此无惧黑夜。当时间的洪流奔腾而过,这份深爱将引领着我们,去追问更多星空的奥秘。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