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科学防疫抗疫 使命有你有我”主题科普征文拟奖名单新鲜出炉!东莞硕果累累!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喜报|“科学防疫抗疫 使命有你有我”主题科普征文拟奖名单新鲜出炉!东莞硕果累累!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7-19 20:53:15

7月11日,由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和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科学防疫抗疫 使命有你有我”主题科普征文现场终评在广东科学中心顺利举行,来自广东科技报、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少男少女》杂志社等单位的10余位专家,对入围终评的272篇优秀作品进行了现场评审(全部参评作品共1357份),共评出了一等奖14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81项,优秀奖137项。其中东莞成绩优异,共获得5个一等奖,超过了全省一等奖总数的三分之一;16个二等奖,35个三等奖,74个优秀奖。东莞获奖总数超过全省总数的一半,在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上下滑动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和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发起,以“科学防疫抗疫 使命有你有我”为主题,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征集作品。由于当时在疫情高峰期,很多单位还在居家办公,学校也没开学,东莞科技馆作为承办单位之一,接到大赛通知后即安排公共教育部同事分头联系学校,逐个把大赛文件发送给以往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联系过的学校校长、主任或老师,希望能给东莞的孩子们参与的机会。据主办方提供的数据,东莞市中小学生非常踊跃,获奖数接近全省总数的一半,硕果累累,振奋人心。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下东莞两篇优秀作品,来自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梁正扬的《我宅在家里,抗疫!》和东莞中学南城学校杨子桐的《冬过月圆》

作品1:

我宅在家里,抗疫!

新冠病毒的到来,扰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新年出游的计划泡汤了,爸爸妈妈年初三就开始连续上班了,而我只能宅在家里……

于是,我给新冠病毒写了一封信:

给新型冠状病毒的一封信

新型冠状病毒:

您好!最近由于你入侵了许多人的体内,造成1975例病例和56例死亡病例 ,使得全国陷入恐慌之中。所以,我想在此跟你说两点:

1、在2019年12月末,你首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先后在武汉等地区创造了56例死亡病例,你难道不觉得后悔吗?而且,你虽然传播得很快,可只要人人做好防范工作,你就产生不到任何作用。

2、虽然你的秘密武器:以唾沫的形式传播。可是,你拥有的14天潜伏期和现代先进的医学技术足以让医护人员在14天内快速发现更多病人,既防止了你们继续传播病毒,又可以尽快让病人痊愈。

经过综合考虑,我建议你尽快离开病人,使得所有病人不要再遭受病毒的困扰。

你的抗议者:梁正扬

2020年1月25日

过了几天,想不到还收到了新冠病毒的回信:

给人类的一封信

人类:

听说你们给我写了一封信,指出了我的缺点,我表示非常感激。但是,我也想举出你们的两处不足:

1、 要不是你们的一部分人喜欢吃野生动物,我也就不会传染给你们。

2、你们不是说我会人传人吗?那你们为什么还要举行那么多的庆祝会、活动?产生那么多的人流密集点,造成你们更容易得到这种病。这也是为什么全国一天内增加1000多例,同一区域多人死亡的原因。

因此,我提醒你们,只要你们不做上面几点,我自然会远离你们。

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1月29日

看完回信,我进行了思考,觉得它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而目前做好防护是最重要的,我还是乖乖地宅在家里。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新冠病毒、做好防护,我编了一个小程序,并录成视频发布在微博上: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感染确诊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死亡人数也一直在上升,尤其是武汉,可以说是重灾区,于是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华侨同胞救护物资都纷纷运送到武汉,还有我们可爱的解放军、全国各地优秀的医务人员都奋不顾身地奔往武汉去支援。全国都处在一级防疫状态。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我,虽不能前往武汉帮忙,但宅在家里做好防护不添乱,也是一种帮忙。对!做好防护也是在帮忙,那应该要让更多人都做好防护一起帮忙。

于是,我写了一封倡议书:

倡 议 书

——珍惜生命,防范新冠病毒

自从武汉发生了新冠病毒后,疫情就开始在全国蔓延开来。虽然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在为疫情努力奋斗,但是,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不要给医院添麻烦。因此,我向大家发出以下几点倡议:

一、要做好个人卫生。在吃饭前、上厕所后、在接触他们后时都要洗手。洗手时,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清洗双手,也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

二、正确佩戴与使用口罩。口罩一般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须注意口罩深色面要朝外,金属条要压紧,口罩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口罩用了4小时后便可更换,但是要洗好手再摘。

三、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每天都得按时、高效完成作业,也要注意作息时间,合理休息。

同学们,请大家保护好自己,正确防范好病毒,为这场打击疫情的战争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希望我们能赶快结束这次“战役”!

倡议者:梁正扬

2020年2月 日

新冠病毒的到来,令2020年变得不一样,我真的希望新冠病毒快点远离我们,疫情快点过去,武汉好起来,中国好起来,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于是,我用诗歌写下心中的愿望、以绘本寄往愿望成真之门:

不一样的一年

作者:梁正扬

今年是2020年,

2020年是不一样的一年。

今年我不能随意出家门,

不能不勤洗手,

出门不能不戴口罩。

街上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只有医院依然很忙碌,

微信缺少了欢声笑语,

只有日益增长的数据。

虽然今年是不一样的一年,

但是我希望在武汉的努力下,

在全国的努力下,

今年会恢复往日的繁荣。

↑↑上下滑动

作品2:

冬过月圆

2020 年 2 月 8 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十五。武汉封城的第十七天。

晨光熹微,有风拂林梢。方才醒不久便被开门落锁声驱散了朦胧睡意,外公的埋怨声绕梁而起:“现在去超市买个菜也真是,菜又贵品种又少……”有一搭没一搭听着,些许无聊。走到客厅,却恰巧看到外公正小心翼翼的把摘下的口罩挂在晾衣杆上。刚想发问,表妹却先开了口:“爷爷,你为什么要把口罩挂在阳台上晒啊?应该直接扔了啊,都用过了。”外公却只是屈膝蹲下摸摸表妹的脑袋, “口罩很贵,还不好买哦。医生说暴晒杀菌可以继续使用。现在能省一个是一个, 咱也为国家做做贡献。”八岁的表妹似乎听懂了什么,跑回房间抱出了她的“金猪”,“爷爷,买口罩,寄给武汉!”淳朴乡音和清脆童声在身侧若浅湾溪水般温柔,虽仍是寒冬腊月,却有暖春融雪。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席新雪,一湾溪流;2020 的冬日里,不仅仅有可怕的病毒,更有十四亿中国人的团结一心!

伴随着一声中气十足的“吃饭咯”,饭桌前立刻热闹起来。菜式有限,但因为节日,已经是比前几日丰盛了许多。期间看到爸妈愁眉紧锁,问及,才知他们正为 2 月 10 日是否复工的事情踌躇不决。“疫情现在这么严重,能复工吗?” 爸爸略有些蹙眉,神情稍有阴郁之色,刚想说些什么就被母亲严肃打断:“不能复工,不安全。”“可是损失……”爸爸依然惆怅。“有损失的何止我们一家。抗一抗吧,员工的安全更重要。”爸爸低头吃饭,没再说话。我知道,他们已经做出了决定。也许,还有很多像爸爸妈妈一样的人都已经像他们一样做出了选择。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一轮烈日,一卷清风;2020 的冬日里,不仅仅有不知何去何从的无助的凄惶,更有十四亿中国人的勇于担当。

夜色冗沉有万家灯火闪烁,空气里氤氲几分寒意。汤圆已是早早备上了桌。雪白雪白圆滚滚的汤圆,配上各色果脯,一口下去,满嘴的甜蜜。可是,我却在甜蜜之后品到了一点点苦涩,也许,是因为下午跟好朋友的一个电话吧。好朋友的爸爸是东莞一所医院的院长,妈妈今天也要值班,在这个甜蜜的团圆日里,家里就只有他跟爷爷。不知道他们吃汤圆了没有?是不是也是芝麻馅儿的?是不是也吃到了甜蜜的味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一盏明月,一豆灯火;2020 的冬日里,不仅仅有无法与亲人团聚的失望和忧愁,更有无数逆行者为我们逆风执炬,负重前行!

窗外,圆月高挂,冷冷清辉洒落,斑驳了元宵晚会上出现的一张张面孔,也斑驳了好朋友失落的脸庞。今夜的你们,是否也如我一般在望月?是的,你们肯定在,我们都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外如是吧。

2020 年 2 月 9 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十六,又是一个月圆之夜。是的,寒冬已过,终会月圆。

↑↑上下滑动

本次活动围绕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以“科学防疫抗疫 使命有你有我”为主题,从科普的角度宣传推广防疫抗疫知识;结合感人的防疫抗疫事例或人物事迹,以及个人感受写作,真实记录和赞美最美的“她或他”;探讨疫情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城市治理、公众心理干预等,进而引发对科学精神、科学治理、科学伦理、人文关怀等问题的思考。

全省众多中小学生积极响应,踊跃来搞,活动截止共收到1357篇作品。大家将疫情中的所见所闻汇成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述说出了人们眼中的抗疫英雄,以小视角见证大时代,以个体故事勾勒整体群像,展示我国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英勇画面。

炎炎夏日,科技馆继续发小福利,本次赠送20张展厅票给大家,下方进入小程序抽奖:

dgstm2005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