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IPO跟踪】 当小鹏遇到“蔚来”和“理想”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7-14 10:50:13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前言:
美股市场监管趋严,仍止不住车企赴美上市的步伐。
近期,小鹏汽车赴美上市的消息再次在市场上再次发酵,据悉其已向美股市场秘密递交了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元。
小鹏汽表示,不会评论市场传言。
早有端倪?
早先在2014年,蔚来、威马、小鹏汽车相继进军汽车领域。
蔚来在2018年捷足先登,成功在美股挂牌上市,融资10.01亿美元,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赴美上市的第一股。
如今威马虽尚未透露上市计划,但小鹏汽车的一系列举动倒是向外界展现了其上市的急迫心切。
VIE架构的搭建,或是小鹏汽车为赴美上市做的第一步打算。
所谓VIE,其本质是境内主体为实现在境外上市采取的一种方式,为百度、阿里、蔚来汽车等多数中概股所使用。
早在2019年底,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47位股东将其所持的全部股权悉数出质,质权人均为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后者为一家港资企业。
小鹏汽车的这一操作被市场解读为其赴海外上市的前期铺垫动作。
事实上,小鹏汽车上市的想法在2018年就已萌生,彼时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IPO的时间和地点还没有具体计划,公司的眼前目标是把产品和口碑做好。
在何小鹏看来,企业在什么阶段上市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并把上市最佳时机定格在了2020年夏季或之后。
从时间点来看,小鹏汽车当前的上市消息符合何小鹏的预期。
今年5月18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布的数据显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股东变更,共有27位股东退出了公司股东行列。
到此,小鹏汽车的VIE架构已接近搭建完成。
不过,从当前美股市场的环境来看,瑞幸事件引发的中概股风波还未过去,监管、做空机构对中概股的调研将更为严格;叠加美参议院就此最新通过了《国外公司问责法案》,都在无形中对赴美上市企业设置了重重障碍。
上市谋局
无论消息真假,小鹏汽车都需要上市来扩充资本。
参考蔚来汽车的先例,其从2018年8月13日递交IPO,到9月12日正式上市,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蔚来在“融资”和“圈钱”的质疑声实现了登陆美股的梦想。
缺钱是蔚来汽车的真实境况了。
据其招股书披露,截至2018年6月30日,蔚来汽车实现营收695.1万美元,其中汽车销售收入671万美元;但自成立以来,蔚来汽车累计亏损高达109.2亿元。
正如蔚来董事长李斌坦言,没有200亿不要造车,造车是个“烧钱”的事情。
蔚来的急于上市,背后其实是造车企业在资金、产能及销量上的多重压力,小鹏汽车是否也如此?
当前,小鹏汽车市场上在售的两款车型分别是小鹏G3、小鹏P7,其中小鹏G3的售价介于14.68万元-19.98万元之间,小鹏P7的售价则为22.99万元-34.99万元。
小鹏G3是小鹏汽车的主打车型。今年4月份,其在市场上的销量达到1234辆,而小鹏P7则因刚在4月份上市,销量还尚未真正释放。
以小鹏G3的售价及市场销量计算,小鹏汽车单月的营收在1.81亿元至2.47亿元左右,第一季度的营收约为5.43亿元至7.41亿元。
而根据蔚来披露的财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72亿元,小鹏汽车营收大概是其一半的规模。
而造车“烧钱”外,毛利率还不高。
据蔚来董事长李斌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第二季度蔚来毛利将由负转正,毛利率将超过5%,整车毛利率将超过3%。
这种类似于入不敷出的模式,无疑都将会导致造车企业在资金上的短缺,加上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小鹏汽车逆势上市融资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在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条件下,造车企业未来的行业前景也颇为可观,此时若能有资金加码,或也能在逆境中开拓出自己的市场。理想汽车日前已经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说明书,成为国内第二家赴美IPO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相信小鹏汽车也不会让市场等待太久。
作者:李莹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