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咖面对面:深度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正悄然改变各行各业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AI大咖面对面:深度融合应用,人工智能正悄然改变各行各业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7-12 15:47:31

科大讯飞刘庆峰:人工智能与

互联网产业的最大不同在哪?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同时,也正在催生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倒逼传统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这些都加速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

“智慧空中课堂”跨越时空传播知识,让“停课不停学”变成现实;“智医助理”会分析病历,筛选潜在人群,为医生诊断提供高效辅助参考;进驻 “皖事通”推出“安康码”,并为企业和百姓提供口罩在线预约购买等服务……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告诉记者,“在这次疫情中,科大讯飞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和全社会一起投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 人工智能发展以解决社会刚需为出发点

过去几个月,科大讯飞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在基层医疗、教育教学、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凸显出特殊价值。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需求陡增,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运用,让更多学生、老师、家长,认识、接受了线上教学模式。科大讯飞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以智慧空中课堂(线上直播课)为依托,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疫情防控需求,建立专项工作组并制定了在线学习全方案,先后为湖北等21个省份6500余所中小学提供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和服务,累计服务师生超过1500万人。

同时,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疫情期间在湖北、安徽、上海等全国30个省份投入使用,重点参与新冠肺炎重点人群的筛查、防控和宣教工作,累计提供服务超5000万人次,在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传染风险。

刘庆峰介绍,在湖北武汉,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一分钟内可同时拨打900个电话,6小时可调研20万户居民,至少减少了湖北8000名基层工作人员人力投入,摸排效率提升百倍以上,为抗击疫情赢得了宝贵时间。

同期,科大讯飞还推出了“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平台”,通过4D对比分析+多模态辅诊的精准识别,3秒可完成一例患者新冠肺炎辅助诊断,已为12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服务;上线“新冠肺炎康复智能护航系统”,可以全面管理患者的入舱、出舱及出舱后的居家隔离期间每日自查直报和数据统计、分析,已接入覆盖湖北17个市的533个隔离点,在北京、天津等地投入应用,为康复患者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撑。

在政务领域,科大讯飞依托皖事通办平台,为安徽省的企业和百姓提供疫情防控专题资讯、口罩在线预约购买、空中课堂、返城人员健康登记、出入小区人员健康登记、政府企业返岗员工健康登记、安徽健康码等专题服务。

“从此次疫情,可以看到很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机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也将大大加快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速度,助力社会进步与升级。”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发展一定要以解决社会刚需为出发点,这将是人工智能与此前互联网产业浪潮的最大不同。

| 新基建是科大讯飞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今年4月底,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力求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发力“新基建”。

“新基建是科大讯飞下一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的产业发展战略方向聚焦在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在新基建中的重要作用,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同大数据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而不断打磨产品,满足社会刚需。

未来,科大讯飞在新基建的布局分为三个方向:目前,依托世界先进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源头核心技术,持续完善以“城市超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构建城市“数据底座”。

针对“新基建”的需求,科大讯飞将结合在各行业已经积累的技术及规模化应用基础,积极参与相关方案设计与建设实施,利用A.I.赋能教育、医疗、政务、交通、社区、金融、养殖、人才培养等细分领域。

作为国家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四大平台之一,科大讯飞拥有成熟的智能语音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以及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更有望推动更多数字孪生城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等业务落地,为城市运营、政务服务、产业升级等多领域赋能。

| 展示AI+教育和AI+医疗最新成果

7月9日至11日,世界人工智能云端峰会在沪举办,会上,科大讯飞将在AI+教育和AI+医疗两大领域作成果展示。

在AI+教育领域,科大讯飞将展示个性化学习手册、讯飞智能学习机和因材施教解决方案。其中,个性化学习手册是一次纸质作业的新革命。它是基于校内日常学业数据分析,不改变纸质习惯,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学生薄弱知识点,为每位学生定制的一套专属个性化学习方案。在错题整理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推荐个性化优质学习资源,实现错题举一反三,学生及时巩固,学习问题周周清,促进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提升成绩,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讯飞智能学习机是科大讯飞推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学习机,覆盖小、初、高所有K12学习阶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孩子查缺补漏、精准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是每个孩子的AI家庭教师。讯飞智能学习机的智能学习方法,可以帮孩子快速找出学习薄弱点,极大提高学习效率;英语学习采用的中高考口语评测和作文批改同源测评技术,让孩子在家就可以跟着标准学习;还具备家长管控和八重护眼功能,让孩子学的更快,花的时间更少。

因材施教综合解决方案以OMO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核心,依托区域教学大数据平台、教育资源供给生态、教师混合教研提升平台及服务等为支撑,覆盖教、学、考、评、管的教育主场景业务闭环,深化区域教育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升级,助力区域教育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完善区域在线应急体系,帮助师生减负增效、帮助管理更科学,实现教学全场景下的因材施教提升。

在AI+医疗领域,科大讯飞将展示智医助理机器人。2017年,科大讯飞“智医助理”机器人以456分的成绩通过了国家临床执业医师笔试测试,使得机器人具备了成为全科医生的潜质。在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后,科大讯飞将医学认知智能、医学推理和知识图谱等技术运用到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中,构建适合于基层的人工智能应用,研发了面向基层医疗的“智医助理”产品,为基层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服务。智医助理在不改变医生工作流程和习惯的前提下,为基层医生提供辅助问诊、辅助诊疗、用药建议、智能随访和慢病管理等服务。能够对病历实时分析并给出质检提醒,辅助医生进一步完善规范病历,同时给出诊断建议,提高基层医生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当医生做出的诊断结果与系统建议不一致时,通过审核平台进行风险审核,构建基层危重病/重大传染病的诊疗服务闭环。

此外,讯飞还将为大会提供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包括讯飞听见智能会议系统为大会开幕式、全体会议、部分主题论坛、分论坛提供转写翻译技术服务,科大讯飞虚拟主播将在大会三天每天分时段植入3*24直播间,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

上汽总裁王晓秋:加快人工智能

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

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

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深刻改变世界。上汽集团如何充分利用汽车企业拥有的丰富场景,加快前沿科技布局,不断扩大“朋友圈”,持续推进智能化研究与商业化应用?

近日,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民网专访了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

| 提质升级 创新打造智慧出行的服务体验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带动汽车产品和服务持续‘提质升级’。”王晓秋表示,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汽车的主流消费群,人们的出行不仅仅以“到达”为目的,而更加注重过程的“体验”。

王晓秋透露,上汽集团即将推出全球首款整舱交互5G量产车——荣威MARVEL-R,将采用华为5G T-Box,实现V2X智慧出行及5G智能座舱,让汽车真正成为智能、贴心的移动终端。上汽在全球首创的互联网汽车新品类,累计销量已超过170万辆,自主研发的“斑马”车联网系统已搭载在多个合资品牌的主流车型上,并于去年底完成全球超百万用户参与的OTA升级;上汽面向海外市场研发的“i-Smart”车联网系统,已在超过30种海外车型上搭载使用,激活用户超过7.5万。

上汽集团如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创新打造智慧出行的服务体验?王晓秋表示,上汽以“人的智慧出行”为服务触点,持续拓展相关服务生态,已集聚超2200万名用户,服务年触达用户的频次达数亿次。上汽网约车业务上线一年半,聚焦“长三角一体化”主航道,陆续在苏州、宁波、杭州等7个城市运营,高峰时的日订单近10万单。新能源分时租赁、汽车生活服务、企业租车等业务,依托上汽人工智能数据平台,不断丰富产品功能,不断提升服务体验。此外,上汽还与中移动、华为、嘉定区等联手打造“5G智慧交通示范区”,“5G智能汽车示范体验”项目也于本次大会期间启动。

| AI+5G,驱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5G具有大带宽、低延时、大规模机器通讯的特点。AI+5G的时代将会给智能网联汽车带来怎样的机遇?

“通过这些年的探索和积累,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驱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王晓秋说。

王晓秋表示,上汽在智能驾驶研发领域一直强调场景主导,洋山深水港是全球第一大港,也是场景应用与L4+5G技术完美融合的理想环境。因此,在去年进博会期间,上汽携手上港和中移动,正式启动全球首次“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示范运营。上汽5G智能重卡示范运营将切实提升港区作业效率、通行效率、环保水平和安全水平,创造显著的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助力洋山港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智能港口。

目前为止,上汽智能驾驶实车道路测试里程已近30万公里,同时,上汽建立了自己的虚拟仿真测试和台架测试环境,虚拟仿真测试里程已近2000万公里,并建立智能驾驶“拟人化”控制知识库和学习模型。他透露:“今年年内计划实现2万箱准商业化运营。”

他表示,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必将推动经济社会从“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 加快深度融合,持续激发新动能

眼下,上海正加速建设“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人才积聚”的人工智能高地。王晓秋认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国内汽车产业正经历多年未遇的大调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成为了汽车产业形成新格局的催化剂。加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持续激发新动能,将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越级而立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更美好汽车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智能驾驶领域,上汽在全球首创的互联网汽车新品类,累计销量已超过170万辆,自主研发的“斑马”车联网系统已搭载在多个合资品牌的主流车型上,并于去年底完成全球超百万用户参与的OTA升级;上汽面向海外市场研发的“i-Smart”车联网系统,已在超过30种海外车型上搭载使用,激活用户超过7.5万,并已覆盖东南亚、印度等区域。

在智能制造领域,上汽打造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C2B项目,平台“粉丝”数已近800万名,并深度参与到产品开发、制造、销售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制造体系和供应链的数字化,并已建成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新能源电驱系统宝山基地等多个整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标杆工厂。

在智慧出行领域,上汽以“人的智慧出行”为服务触点,持续拓展相关服务生态,已集聚超2200万名用户,服务年触达用户的频次达数亿次。上汽网约车业务上线一年半,聚焦“长三角一体化”主航道,陆续在苏州、宁波、杭州等7个城市运营,高峰时的日订单近10万单。

王晓秋介绍,上汽集团不断构建软件人才团队,增强智能网联技术创新能力。2018年6月,上汽成立了中国汽车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现在有160名毕业于国内顶尖学校的人工智能博士。通过软件人才倍增计划,截止2019年年底,上汽集聚超过8000名软件人才,为了吸引人才、保留人才、激励人才,公司还积极尝试创新业务股权期权激励。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编辑:陈逸飞、陈晨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