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元的手机,为什么摄影师也能拍得很好看?_小北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2000 元的手机,为什么摄影师也能拍得很好看?_小北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6-10 18:37:50

你是不是经常看到摄影师或者别人用手机抛出类似这样的照片:

▲ Photo©人民攻摄 小北

而你的也许是下面的这样的,

相比之下,总觉得有点模糊,不够清晰锐利,自然也就失去了画面的质感与表现力。

可是为什么同样的手机在专业摄影师手中就可以拍出媲美相机的质感呢?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 A 君的好朋友小北来聊聊这件事。

小北是一位 90 后摄影师,他还是微博十大原创摄影教学博主之一,他的摄影教程视频可以说是摄影界一股的清流,好玩有趣,实用简单,关!键!是!一点都不话痨 。

他的微信公众号「人民攻摄」(ID:rmgs666)每天都会更新各种干货满满的摄影教程和手机拍照小技巧,有兴趣的朋友们都可以关注他学习拍照~

在开始之前,首先明确一点,虽然现在手机摄影发展迅猛但是受限于空间和硬件,在成像质量上肯定不能跟相机相比。但如果技巧运用得当的话,在某些场景下手机一样可以极具质感的照片。

Photo©人民攻摄 小北

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在相机上变焦是通过过移动镜头内部镜片来改变焦点的位置,调节镜头焦距的长短,改变视角的大小,来达到画面的放大与缩小,对画质来说不会有什么损失。

素材来自油管@Verasine

但是这种光学变焦方式很少应用到手机上,因为它需要占用比较大的物理空间...

而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高频的工具,要保障其便携性,现在大部分的手机厚度都不会超过10mm 。

你不可能天天抗着个长枪短炮回消息、打游戏、看视频吧~ 所以,手机上的变焦都是通过固定倍数的定焦镜头数码变焦完成的。

所谓数码变焦就是通过软件算法增大原画面两个像素之间的距离,然后再根据对已有像素周边的色彩进行判断,把传感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算法放大到整个画面。

简单来说,就是拍一张照片,然后放大局部给你,焦距是没有改变的,。

这么一想,其实我们人人都可以通过不断放大截屏的方式,手动「数码变焦」个 10000 倍 。

虽然数码变焦也会通过算法进行优化,但是画质肯定跟长焦镜头直出的没法比,所以我们在拍照时应尽量避免用到数码变焦。

以华为 P40 Pro 为例,它的超广角、主摄、长焦镜头对应的放大倍数分别是 0.6x 、 1x、5x ,三个摄像头通过不同组合实现相对出色的 10x 倍混合变焦效果。

平时应尽量控制在这 4 个倍数下拍摄,用中间倍数拍摄画质会有一定的损失。

放大后,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5 倍变焦拍摄的照片反而比 4.6 倍拍的更加清晰!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用手机最佳的几个变焦倍数,都排不到你想要的画面比例怎么办?

能咋办,自己动呗 。

现在除了苹果,大部分手机厂商都会在相机的拍摄系统中加入类似“AI摄影”这样的东西。

其核心规则是「识别」与「优化」。基于大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对拍摄对象分析识别,然后自动上色或者选择其他拍摄模式。

▲注意看左侧, 手机自动识别的提示▲

但是 AI 识别会带来一个问题,一方面是经常出现一刀切的方式,即:碰到鲜花就来个色调偏冷、色彩鲜艳的风格。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一些国产手机拍照的时候色彩总是很浓...

同时,AI 摄影还会默认上很高的锐化,之前我们就介绍过,适度的锐化的确可以在视觉上带来更加清晰的错觉,但过多的锐化就会造成画面很脏的感觉!

所以我们在拍摄时可以关闭 AI 摄影,让这种无效算法尽可能少地介入,避免干扰你想要的画面,留给自己更大的后期空间。

是的,我就是让你不要随意用专业模式!

很多人都会天然觉得开专业模式拍摄肯定更厉害啊,专业模式,一听就很专业,就像相机上开手动挡一样~

其实,完全不是!!!

因为手机和相机最大的区别就是传感器不在一个量级,这就造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相机开专业模式可以很好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拍摄,而手机如果开了专业模式,就意味着你会失去一些手机最核心的优势 —— 计算摄影的算法。

一般摄影师在拍摄样片时,只有在场景非常优秀的情况下,会打开专业模式去拍摄一些特殊的效果,尤其是「长曝光」。

所以,如果真的有特殊需求,比如拍摄星空银河或者缠绵流水,那可以开,其他情况尽可能少开专业模式,一旦参数设置的不到位,往往适得其反 。

既然说到了长曝光拍摄,那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拍摄技巧:保持稳定!

要想拍出来的画面清晰,拍摄过程中保持设备稳定极为重要。

现在的手机拍摄在非专业模式下,快门都是自动控制的,镜头会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程度自动设置快门速度。

当遇到手机快门较慢的时候,而按下快门时设备又产生了晃动,拍出来的照片就容易产生对焦不准、画面模糊等问题,非常影响观感...

当手机保持稳定时,可以基于曝光三剑客:光圈、快门、ISO 的三者关系,得出更慢的曝光时间,更低的 ISO 下,相应保证进光量充足,画面会相对更加纯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摄影师出门拍摄都带着个三脚架的原因。

而且当机身保持稳定时,可以带来更多的拍摄可玩性。比如前面说到的星空光轨,还有延时摄影等,都可以获得更好的画质表现。

▲使用 P40 Pro 拍摄▲

喜欢这种效果的小伙伴可以评论留言,如果人数多的话我们下次出个详细教程~

讲完了手机拍摄时的注意事项,接下来再分享几个拍照时的实战技巧:

先来看一组图,你觉得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Photo©人民攻摄 小北

除了都是歪果仁,毫无疑问,是光!

手机受限与自身底小的弱势,宽容度远无法与相机对比...

而是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传感器进光量的差距就缩小了,所以在日常拍摄中,一定要找到光。

注意,是适当的光,不能太硬!

虽然手机一般都有HDR算法,但手机拍摄过亮的硬光,除了有过曝的风险,同时也会让会面过硬,没有美感...

寻找合适的柔和光照条件,保证充足的进光量,那么你拍摄出一张效果媲美单反的照片将完全不是问题(前提是咱们是只在手机上欣赏,而且不考虑景深虚化)

Photo©人民攻摄 小北

柔和的光线条件一般避开正午前后 2 到 3 小时就行!

色彩的运用有一个核心的准则:尽量简约,大面积地使用通透感好的颜色!

简答来说,就是相对较亮的颜色,但是在光线下,会让画面显得很通透,这样会让画面显得很自然、简洁但不简单!

Photo©人民攻摄 小北

拍摄一定要首先想到「做减法」,减法的核心就是 —— 背景简约、色彩简约、(找通透感好的色彩和阳光搭配)

「少即是多」不仅是互联网圈的至理名言,同样适用于摄影~

选择简单且色彩统一的背景,可以更好地突出画面中的主体,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不会被无关的杂物所分散,同时把更多的纹理细节在视觉「让渡」给了主体,这样整张照片看起来就会质感更好,更有层次~

Photo©人民攻摄 小北

这可能是不少人很少注意到的拍摄技巧,那就是画面拍摄元素的纹理。

这个世界上,万物都有不同的肌理和纹理,而相对规整或者奇特的纹理元素,在视觉感受上也会让人觉得更加清晰。

最常见的就比如毛发、木纹、建筑的几何线条等这些都是摄影师爱用的元素。

最后还有一个反复提了很多次的小技巧,我决定再重复一次:拍摄之前擦干净你的镜头!!

这在开始拍摄前绝对是最关键的一步,不少人在拍照时都忽略了镜头是否干净,导致拍来的照片有一种朦胧感。

最近几年手机摄影发展迅速,算法的优化递进也在不断弥补硬件上的差距。

虽说在绝对画质还是无法与相机相比,但手机拍摄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方便!

从前期拍摄到后期调整再到上传分享,一台巴掌大小的手机可以完成全部工作。

所以, 在按下快门之前不妨多思考一下,我想要什么样的画面?用什么样的色调?

然后想起人民攻摄曾经分享的那些让画面更有质感的小技巧,拍下自己满意的画面~

这个世界有太多美好的画面值得被记录,而我们对每一次快门和记录都更加珍视 ~

注:文中含备注样片均为手机拍摄

okay ,看完这篇教程,是不是发现其实用手机拍照掌握一定技巧也能拍出媲美相机的质感~

当然,关于拍照小北还写过许多好玩有趣,实用简单的教程,喜欢拍照或者对摄影感兴趣的童鞋,都可以订阅一下哈~

对了哦,今天A 君还特别为大家争取到了超棒的摄影大礼包,其中有小北精挑细选的 500 篇优质教程,以及 6 期零基础手机摄影课程、10000+ 修图调色资源等福利

关键词【999】,就可以立马免费获得。

【999】获取。相信我,喜欢拍照的你一定也会和我一样 爱上这个地方的 ~

AppSo 将不定期给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公众号(非广告,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图片、文案由对方提供,不代表 AppSo 观点,感谢关注与支持。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