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遭受不公平的启示,这些技术不掌握,自主车企或将被卡喉咙_零部件

  • 应用分类
  • 游戏分类

5G遭受不公平的启示,这些技术不掌握,自主车企或将被卡喉咙_零部件

作者:admin浏览数:2020-05-20 15:54:10

作为高度复杂的工业产品,汽车的零部件大到发动机、变速箱,小到后视镜、座椅等涉及两万多个,而且在当下高度国际化的时代,汽车零部件生产全球化正兴,不管是自主品牌还是国外车企都无法做到100%的零部件本土化。

但近期“米国”对我国民族高科技工业“5G”建设的打压也再次为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不掌握核心零部件,自主品牌车企也或将面临被“卡喉咙”的困境,虽然国内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但一些进口零部件仍受到了工厂停工的影响,不少车企面临“断供”的风险。

或许不少消费者会认为这有点“危言耸听”,毕竟近年来自主品牌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像长安(蓝鲸)、上汽(蓝芯)、比亚迪(绿混)等车企都拥有拿得出手的发动机产品。但在变速器、底盘等零部件,甚至是涉及未来汽车“自动驾驶”方面,依旧是自主车企的绝对短板。

细数全球知名的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德国)、麦格纳(加拿大)、大陆(德国)、爱信(日本)、采埃孚(德国)、法雷奥(法国)、李尔(美国)、固特异(美国)、BOSE(美国)…这些负责生产变速箱、LED大灯、ESP系统、轮胎、音响等供应商可谓是清一色的国外品牌。在《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美国25家、日本23家、德国20家、中国7家。从榜单中可以看到,汽车零部件高度集中在日、美、德三个国家,基本控制了整个产业链的最核心部分。

上榜的国内供应商中,延锋是上汽嫡系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仪表板、门内饰、保险杠、座椅、方向盘等;海纳川是北汽下属零部件企业,业务和延锋类似;中信戴卡是铝合金车轮制造商、德昌电机是电机制造商、五菱工业是柳州五菱下属企业,主要为五菱微面供应底盘、仪表等零部件。敏实集团负责各类装饰条、密封条、座椅骨架等、安徽中鼎密封件负责机械基础件等。国内上榜的零部件企业,多以依靠母公司业务为主,排名总体偏后,且业务集中在汽车产业链内、外饰等非核心领域。可以说在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上,中国几乎无优势可言。

在发动机市场,早期的三菱发动机被上升期的自主品牌大肆采用,近年来虽然像奇瑞、长城、吉利等自主车企都能自主生产发动机,但发动机上的一些关键元器件还是需要进口。

变速器上,爱信、采埃孚两家的行星齿轮变速器(AT)有着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而德国格特拉克的双离合变速器也被自主品牌大量采用,是国内覆盖面最广的双离合变速器品牌,吉利、长城、奇瑞和长城等品牌都在使用。

万里扬可以说是国产变速箱的成功品牌,其CVT变速箱专利全国第一,这对国产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且像8AT变速器等高端变速器也在开发中;但其变速箱目前主要供奇瑞产品,未来如何扩大市场影响力是其能否崛起的重要一步。

在国内愈发严苛的排放要求下,电喷系统是车辆必备零件。而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则几乎垄断了国内电喷市场,其中仅德国博世一家的份额就超60%;轮胎市场上,从低端的锦湖、韩泰,到中端的固特异、倍耐力、邓禄普、优科豪马,以及高端的米其林,清一色的外资品牌,国内的乘用车轮胎品牌几乎没有达到外资轮胎的水平;德国伟巴斯特在全球汽车天窗市场占有率超70%。几乎为所有自主品牌供货。

甚至在车辆外观设计上,依旧被外国企业垄断,前几年自主品牌快速上市时期的多数产品外观设计是由意大利的宾西法里纳操刀;而后像吉利、长城、比亚迪等品牌为了有更加独特的品牌造型,又通过高薪挖人,从各大国外车企找来了国外设计师。

或许又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在传统燃油车上自主品牌落后了,但在“新四化”时期自主品牌实现了弯道超车。的确,自主品牌是全球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的先行者,像吉利、长安、长城等头部自主品牌有不少车型目前已搭载了L2级自动驾驶功能,但自主品牌发展汽车自动化的背后依旧是外资供应商在支撑,且已被国外供应商垄断。

大部分自主品牌所搭载的L2自动驾驶系统,都宣称是跟德国博世“联合开发”,其实博世几乎提供了包括雷达、摄像头、控制器、软件算法等在内的L2自动驾驶一整套技术打包方案,自主品牌仅需提需求、配合标定等就OK了。博世早已完成全面的自动驾驶战略布局,而自主品牌与其合作投入少、风险小,效率还高,除传统车企外,像威马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也采用了博世整套的L2解决方案。

从民族工业角度来说,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的缺失将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埋下一条被“卡喉咙”的隐线;自主品牌为何无法像日系、韩系那样短时间内走向全球,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没有强大且拥有纯正中国血统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做支撑。

从当下国际分工情况来看,欧美在芯片、技术平台、精密加工部件等领域优势较强;日韩在光学仪器、集成电路等领域竞争力十足;中国则在车身内外饰件、冲压零部件、电池、电机等领域有优势,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中国汽车零部件的优势领域可替代程度很高,对民族工业发展来说极其不利。

写在最后:“5G”受到国外打压事件为民族汽车工业敲响了警钟,从现在开始准备也不晚。虽然跟成熟的国外零部件商合作省时省力省钱,但站在民族工业的角度,自主品牌在扶持本土零部件商的同时,更要加大在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上的投入,关键时刻不至于因断供而停工。中国汽车工业虽大但并不强,要改变这种局面,唯有完全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

温馨提示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关注车市风云,传递汽车文化,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中部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车市速递

相关软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