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菲燕煜)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杜陵菲燕煜阅读无弹窗)杜陵菲燕煜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杜陵菲燕煜)
编辑:xigua更新时间:2023-07-15 17:24

医科圣女闯异界
小说医科圣女闯异界内容细致饱满,情节引人入胜,非常值得一看哦
作者:杜陵菲 状态:连载中
类型:现代言情
杜陵河,杜陵山,《三字经》的前十句,他还是能看懂的。看的津津有味。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杜家把他们送到这里来,也不是真的希望他们的孩子都能考上秀才。希望他们能识字,以后出门,也不会像个睁眼瞎一样。...
精彩章节
第二天一大早,杜家三兄弟,就扛着竹篓,去山上采蘑菇去了。
现在是梅雨季节,山里的蘑菇又多又肥,到处都是采摘蘑菇的人。
到了中午时分,西津都的村民见杜家父子兴高采烈的从山上下来,一打听,原来是杜家父子从山上摘下了一株巨大的灵芝。
这灵芝价值不菲,对他来说,也算是老值了。
他有钱。
齐五太爷曾经在村子里捡到过一株,花了六十多两银子,在村子里盖了一栋五室的大房子,让村子里的人都眼红不已。
只可惜,他的后辈中,出了一个赌徒。
不但败光了家产,还把自己的妻子给活活气死,还卖了自己的土地和孩子。
就连那间大房子,也被卖掉了。
家,这两个字,让人感慨万千。
杜家父子回到家,简单吃了个午饭,就直奔县里,去了镇上最大的一家诚信的和事佬铺子。
最终,和安堂以一百八十两的价格,以极高的价格,将那株红色的灵芝买了下来。
第杜家几人第一次见到这么大一笔钱,都有些心惊肉跳。下的都不敢多待,
从和安堂出来后,就直接回了自己的家。
一进门,天就黑了。吃完饭,便让几个小家伙回房睡觉。
杜老头一股脑的将今天出售灵芝赚到的钱,全都扔到了桌上。
看到那一大把闪闪发光的银子,三个女子的眼睛都直了。
老胡氏紧张的用手抚摸着那块玉环,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老大,这是我们的吗?”
杜老头看着一家人兴奋的样子,强忍着心中的兴奋,斩钉截铁的说道“嗯,都是我们家的。这株灵芝,一共是一百八十两。
和安堂老板送来的银票一百两,还有五锭十两银锭,六锭半两银锭,全都在这里。”
说着,他就将那一把的银钱往胡氏跟前一放。
胡氏看着他,把钱收了起来,顿了顿,又道:“这几年,我们一家人辛辛苦苦,才把三弟和两个儿子供到了学校。
这次多亏了我家宝贝,我们才能拿到这么多钱。
我想着,给你们每家一些作零花,有了银子,你们想要买东西,或者回娘家,也能更容易一些。”
说着,胡氏从怀里掏出三锭十两银子,道:“今天给你们每房十两。”
说着,她又从怀里掏出两锭五两的银锭,递到秦氏跟前,“这两锭是送给乖宝的,你自己留着吧。我们家能有这么多钱,也多亏了她。”
胡氏回头对着大、二房问道:“你们可有异议?”
见两个儿子儿媳妇都同意了,胡氏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杜老爷子接着说道:“余下的,一是给我家宝贝儿准备满月宴,一是让三弟去府城参加科举。
我的宝贝,你一定要好好招待她。一是为乖宝多添几分福,二是为我族做点贡献。
这些年,族人对我们的帮助,也是无微不至。
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自然要报答他们,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
杜老爷子喝了口水,继续道:“老三再有半年就考试了,这可是一件大事情。有了这笔钱,他们一家的日子才能好过一些。余下的钱,我准备留着给孩子们学习用。”
说着,杜老爷子在得意洋洋道:“我们的孙子孙女,以后就全是读书人了!”
“哎呀,哎呀!都去上学!都去上学!爷爷是最棒的!”
杜陵菲高兴地呵呵傻笑起来。
婴儿奶声奶气的声音,在这安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悦耳。
胡氏闻言大喜,从秦氏的手中接过了自己的孙女,笑嘻嘻的打闹着。
“小宝贝,外公让你的兄弟们去上学,你觉得怎么样呀?”
“阿哦哦!”小家伙一本正经的应了一声。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是好的。如果是在我的前世,他们早都已经上学了。
哈哈哈,看样子,我们的乖宝,也是这么认为的!那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
明天早上
老大,你和你的孩子,还有小七,一起去找亲家。
胡老爷子说的亲家,正是秦氏的父亲,秦老秀才。
秦老秀才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有才华的人,只可惜运气不好,自从中了秀才后,就一直出了岔子。
第一次科举之前,外祖父就去世了,按照传统,外公是要守三年孝的。没过多久,她的奶奶就去世了,他又为她守了三年孝。
从孝期出来后,到了第三场科考,却在半路上被雨水淋了一场,受了一场重感冒,险些就撑不住,更别说科考了。
自那以后,秦秀才再也没有了读书的兴致,回到秀水湾,在家乡开了一所学堂,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教书上,培养出了不少人。
比如杜国海。
不但如此,秦老秀才发现这个少年人长得好,才华横溢,才华横溢,更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了他,这就是秦氏。
杜国海考中了举人,进了县学堂念书。
杜家还派了大儿子杜陵江和三儿子杜陵湖过来,算是一家人,多少也会有一些照应。
第二天,杜文康便带着他的几个儿子,来到了这里。
侄子去了秀水湾,也就是秦爷爷住的地方,还有二杜陵河,他一看到书就头疼,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西津渡距离秀水湾并不远。顺着青江,大约五里,就到了拐弯处。
这条小溪,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柳树,最大的一株,足有五六个人合抱,一年有四次,所以才有了这条小溪……
秀水湾……”
秦爷爷的私人学堂,位于秀水湾西面一处平缓的山坡上,有一个两进青砖砌成的大院落,坐落于此。
现在,周围的村子里,已经有五十多个学生了。共有三个班级,分别是甲,乙,丙。
丙班的学生,都是没有根基的,乙班的学生,都是有根基的。
甲班的学生是最少的,都是为了明年的童生试而钻研的学生。
“嗯。”现在,杜陵江是甲班,杜陵湖是乙班。
秦老秀方才听说杜老爷子只是靠着卖药赚了点钱,就要将另外五个儿子,连自己的孙子也要送去读书,不禁大为钦佩。
他的岳父岳母虽然不识字,但也是个聪明人。
一个家族,有了这么一个人,就不用担心子孙后代,不会不兴旺发达。
这也是当初,他在详细了解了杜家情况后,就将女儿许配给其的原因。现在看来,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经过秦老秀才的考察,杜陵海,杜陵铭,杜陵川被分到乙班;至于杜陵河杜陵山分到了丙班。
杜陵川虽然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但是,
杜家同龄人里,就数他最机灵。
这小子应该是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
他才多大,就能背诵三千字,还能看书看诗经,绝对是个学霸。
这其中,除了他自己的才华之外,更多的是秦氏对他的指点。
杜陵河,杜陵山,《三字经》的前十句,他还是能看懂的。
看的津津有味。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杜家把他们送到这里来,也不是真的希望他们的孩子都能考上秀才。
希望他们能识字,以后出门,也不会像个睁眼瞎一样。
杜家因为采摘了一株灵芝而大富大贵,又将七个孙儿都送入了学校,这件事一传出去,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乡亲们有人赞许
有人羡慕,也有人嫉妒。
但也有不少人,在暗中打量着杜家那名刚刚出世的小女。
这小姑娘才一出世,就干了好久好久的老城下了一场大雨。
再后来,雨停了,距离开春还有一段时间,老杜家的人就在山上摘了一株蘑菇,摘了一株灵芝回来。
据三秋的父亲说,这种灵芝有瓷碗那么大,
这么大的一只,怎么也得值个几十两银子吧?
老天爷啊,这可是一笔巨款啊。
他们就算穷极一生,也未必能存得下。
瞧瞧,杜家一下子把那么多的孙子孙女都送到了学校。
听说一个孩子一个月的学费是五百铜板,还有书籍和纸钱,一个孩子一个月最少也要七八百文。
一年下来,最少也要八两银子。
这样一算,杜家的七个孩子,一年的学费就是五十六两银子。
这点钱,对于一个一年只有三四两的农夫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再这样下去,光是卖灵芝赚来的钱,一年之内就会花光,而且还不一定够。
老杜一家人是不是脑子坏掉了,以后还怎么混?
不管外面如何猜测,杜家还是和往常一样,照常生活着。
马上就是杜陵菲的满月宴会。
杜国海在女儿满月的前一天,特意请了一天假,才回到了家中。
杜家早就说好了,不会接受乖宝的满月礼物。
只要是杜氏一脉之人,皆可入座。
除此之外,杜家在村子里,也邀请了好几家。
像里正家、赵六指家、齐豆腐家这些关系不错的外姓人。
杜家早就在筹备这件事了。
主厨、跑堂、洗菜的婆子,都已经安排好了。
所有的物资,都已经采购完毕。
除此之外,宴席所需的桌椅碗筷,也都是一家家准备好的。
这一日。天还未亮,杜家已经是一片明亮。
后院的大肥猪,在一阵凄厉的哀嚎中,被村子里的屠夫王老五,用一根铁钩,勾着它的下巴,将它拉出了猪圈。
在几个身强力壮的农夫的帮助下,不到一个时辰,那只肥猪就成了砧板上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