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资讯 > 完结文旧时芬德拉最新章节列表_完结文旧时芬德拉全文免费阅读(苏清玫林屿栀子花)

完结文旧时芬德拉最新章节列表_完结文旧时芬德拉全文免费阅读(苏清玫林屿栀子花)

编辑:猫七更新时间:2025-10-10 15:20
旧时芬德拉精品阅读

旧时芬德拉精品阅读

很久都不曾看书,在无意间看到《旧时芬德拉》这篇小说,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男主和女主的爱情很美好,女主的心也很善良,非常喜欢看!

作者:苏清玫 状态:已完结

类型:现代言情,甜宠

全文阅读 小说详情

热门新书《旧时芬德拉》上线啦,它是网文大神苏清玫的又一力作。讲述了苏清玫林屿栀子花之间的故事,构思大胆,脑洞清奇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

精彩章节

第一章:青石板上的栀子香与褪色信笺暮春的雨丝裹着湿润的风,漫过青瓦白墙的巷弄时,

苏清玫正蹲在老宅的门槛上,用指尖轻轻拂过墙根那丛刚冒芽的栀子。

雨珠顺着她浅灰色的裙摆滚落到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像极了多年前那封信上洇开的墨渍。这是她离开槐安巷的第十五年,

也是外婆去世后的第一个春天。接到老宅要拆迁的消息时,

她正在上海的画廊里整理新到的油画,手机屏幕上跳出邻居张婶的短信,

短短一行字:“清玫,回来看看吧,老房子要拆了,你外婆留下的东西还在。

”放下画笔的那一刻,苏清玫突然觉得心口空落落的。她想起小时候,每个栀子花开的夏天,

外婆都会坐在院子里的老藤椅上,给她梳两条麻花辫,辫梢上系着粉白的栀子花瓣,

香气能飘满整条槐安巷。而现在,那些带着栀子香的旧时光,似乎也要随着老宅的拆迁,

被埋进岁月的尘埃里了。第二天一早,苏清玫就订了回槐安巷的高铁票。列车缓缓开动时,

她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记忆突然回到了十五岁那年的夏天。

那年夏天格外热,槐安巷的青石板被晒得发烫,家家户户都敞开着门,

风扇在屋里“嗡嗡”地转着。苏清玫刚考完中考,

每天都抱着一本《简·爱》坐在栀子花丛旁,等着隔壁的林屿放学。林屿比她大两岁,

是巷子里最文静的男生,总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背着一个旧帆布包,包里除了课本,

还装着一本速写本。他喜欢在放学路上,坐在巷口的老槐树下,画巷子里的风景,

画墙根的栀子,也画坐在栀子花丛旁看书的苏清玫。“清玫,你看我画的你。”那天傍晚,

林屿像往常一样坐在老槐树下,看到苏清玫走过来,赶紧把速写本递到她面前。

画纸上的女孩扎着两条麻花辫,手里拿着一本书,身后是盛开的栀子花,

阳光洒在她的发梢上,晕出一层暖光。苏清玫的脸颊一下子红了,她赶紧把速写本还给林屿,

小声说:“画得不好看。”“好看,”林屿认真地说,“你比画里还好看。”那天之后,

苏清玫每天都会提前在栀子花丛旁等林屿,有时候给他带一颗外婆做的薄荷糖,

有时候给他带一瓶凉白开。林屿则会把每天画的速写送给她,每张画的背面,都写着一句诗,

是聂鲁达的《二十首情诗与绝望的歌》里的句子。“爱情太短,遗忘太长。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像我的灵魂,一只梦的蝴蝶,

你如同忧郁这个词。”苏清玫把这些速写小心地夹在《简·爱》里,

每天睡前都会翻出来看一遍,看着画里的自己,看着背面的诗句,心里像揣了一颗甜甜的糖。

她知道,自己喜欢上林屿了,喜欢他穿着蓝衬衫的样子,喜欢他认真画画的样子,

喜欢他说“你比画里还好看”时的眼神。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林屿突然告诉苏清玫,

他要去北京读高中了,是他爸妈托人找的学校,据说教学质量特别好。“那你还会回来吗?

”苏清玫的声音有些颤抖,手里的薄荷糖都快被捏碎了。“会的,”林屿摸了摸她的头,

笑着说,“等我放假就回来,给你画北京的风景,给你带北京的糖葫芦。”开学前一天,

林屿把一本新的速写本送给苏清玫,说:“清玫,这是我给你画的槐安巷,

每一页都是我们一起走过的地方。等你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它。”苏清玫接过速写本,

眼泪掉了下来。她知道,这一分别,他们可能就再也回不到以前了。林屿走的那天,

苏清玫没有去送他。她躲在栀子花丛后面,看着林屿背着帆布包,跟着他爸妈走出槐安巷,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她才蹲在地上,抱着速写本哭了很久。从那以后,

苏清玫和林屿开始通过书信联系。林屿会在信里告诉她北京的生活,告诉她学校的趣事,

告诉她他画的北京的风景;苏清玫则会在信里告诉林屿槐安巷的变化,

告诉她外婆种的栀子又开了,告诉她她又读了一本新书。他们的信里,没有说过“喜欢”,

没有说过“爱”,却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思念。苏清玫把林屿的信小心地收在一个铁盒子里,

放在书桌的抽屉里,每天都会拿出来看一遍,仿佛这样就能离林屿近一些。高一那年的冬天,

苏清玫收到了林屿的最后一封信。信很短,只有几句话:“清玫,

我爸妈要带我去国外定居了,可能以后再也不能给你写信了。你要好好读书,好好照顾外婆,

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去看外面的世界。林屿。”信的背面,没有写诗句,

只有一片淡淡的墨渍,像是眼泪滴在纸上晕开的痕迹。苏清玫拿着信,坐在栀子花丛旁,

哭了一整晚。她不知道林屿为什么突然要去国外,不知道他为什么连一句再见都不肯说,

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从那以后,苏清玫再也没有收到过林屿的信,

也没有了他的任何消息。她把那本速写本和林屿的信都锁在了铁盒子里,放在衣柜的最底层,

像是在埋葬一段不愿提起的回忆。后来,苏清玫考上了上海的大学,

学了她最喜欢的美术专业。大学毕业后,她留在上海,开了一家小小的画廊,

每天和画笔、颜料打交道,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只是每当看到栀子花,

每当看到蓝衬衫的男生,她都会想起林屿,想起那个在槐安巷的夏天,

给她画画、给她写诗句的男生。高铁到站时,雨已经停了。苏清玫提着行李箱,

沿着熟悉的青石板路,一步步走进槐安巷。巷子里的老房子大多已经空了,

墙上画着大大的“拆”字,只有少数几户人家还亮着灯,像是在坚守着最后的旧时光。

外婆的老宅就在巷尾,红漆的大门已经有些斑驳,门环上锈迹斑斑。苏清玫掏出钥匙,

***锁孔,“咔哒”一声,门开了。院子里的栀子花丛已经长得很高了,虽然刚过暮春,

还没有开花,却郁郁葱葱的,充满了生机。老藤椅还放在院子中央,上面落满了灰尘,

像是很久没有人坐过了。苏清玫走进屋里,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是外婆身上的皂角香,

混合着旧书的油墨香。屋里的摆设和她离开时一模一样:老式的木桌、木椅,

墙上挂着外婆年轻时的照片,书桌上放着她小时候读过的课本和画册。她走到书桌前,

打开抽屉,里面放着一个铁盒子,正是她当年锁着林屿信和速写本的那个。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铁盒子,里面的信和速写本都还在,只是纸张已经有些泛黄,

字迹也淡了一些。她拿起那本速写本,轻轻翻开。第一页画的是巷口的老槐树,

第二页画的是院子里的栀子花丛,

第三页画的是坐在栀子花丛旁看书的她……每一页都带着熟悉的气息,

每一页都让她想起那个夏天的林屿。翻到最后一页时,一张折叠的信纸掉了出来。

苏清玫捡起来,展开一看,是外婆的字迹,娟秀而工整:“清玫,

我的小清玫: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外婆可能已经不在了。

我知道你心里一直装着林屿那个孩子,也知道你因为他的离开,难过了很久。其实,

林屿离开的前一天,来过家里找你。他说他要去国外了,舍不得你,却又不敢告诉你真相。

他爸妈在国外做生意,欠了很多钱,这次带他去国外,是为了躲债,可能很多年都不能回来。

他怕你担心,怕耽误你的前程,所以才写了那样一封绝情的信。他把这个速写本交给我,

让我转交给你,说等你长大了,等他能回来的时候,再让你知道真相。他还说,

他会一直记得你,记得槐安巷的栀子花,记得和你一起度过的夏天。清玫,

外婆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感情的事,强求不来,但也不要轻易放弃。如果有一天,

你能遇到林屿,或者有他的消息,一定要告诉他,你一直在等他。外婆希望你能幸福,

不管是和林屿在一起,还是遇到其他人,都要好好的,像院子里的栀子花一样,永远坚强,

永远美好。爱你的外婆2008年5月12日”苏清玫的眼泪掉了下来,滴在信纸上,

晕开了外婆的字迹。原来,林屿不是不爱她,不是不想再见她,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原来,

外婆一直都知道她的心事,一直都在默默守护着她的回忆。她走到院子里,坐在老藤椅上,

看着眼前的栀子花丛,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夏天的林屿。他穿着蓝衬衫,坐在老槐树下,

手里拿着速写本,笑着对她说:“清玫,你看我画的你。”就在这时,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苏清玫犹豫了一下,接了起来。“您好,请问是苏清玫小姐吗?

”电话那头是一个温和的男声,带着一丝不确定。“我是,请问您是?

”苏清玫的心跳突然快了起来,一种莫名的预感涌上心头。“我是林屿,

”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我回来了,回到槐安巷了。你……你还在吗?

”苏清玫拿着手机,愣了很久,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了下来。

她看着院子里的栀子花丛,看着墙上的“拆”字,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哽咽着说:“林屿,

我在。我在槐安巷,在我们的老院子里。”挂了电话,苏清玫站起身,快步走到门口。

她看到巷口的老槐树下,站着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男人,身形挺拔,眉眼间还是当年的样子,

只是比以前成熟了一些。男人也看到了她,快步朝她走来。走到她面前时,他停下脚步,

看着她,眼睛里满是思念和愧疚:“清玫,我回来了。我来晚了,对不起。”苏清玫看着他,

笑着哭了:“林屿,欢迎回家。”院子里的栀子花丛在风中轻轻摇曳,

仿佛在为这迟到了十五年的重逢欢呼。苏清玫知道,那些被埋在岁月里的旧时光,

那些带着栀子香的回忆,终于在这个春天,重新回到了她的身边。而她和林屿的故事,

也将在这个即将拆迁的老院子里,续写新的篇章。

第二章:老槐树下的重逢与未说出口的话暮色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槐安巷的青石板路上。

苏清玫站在老宅门口,看着朝她走来的林屿,心跳得像敲鼓。

十五年的时光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曾经青涩的少年褪去了稚气,白衬衫的袖口卷起,

露出手腕上一块旧手表,表盘上的指针还在缓缓转动,像是在计量着他们错过的岁月。

“清玫,你瘦了。”林屿走到她面前,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眼神紧紧地锁在她脸上,

像是要把这十五年的空白都补回来。苏清玫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笑着说:“你也变了,

比以前成熟了。”她侧身让林屿进屋,“进来吧,院子里的栀子快开了,和以前一样香。

”林屿跟着她走进院子,目光落在那丛郁郁葱葱的栀子花丛上,又扫过院子中央的老藤椅,

眼眶瞬间红了:“这里……和我记忆里一模一样,好像我昨天才离开一样。

”“外婆一直把这里打理得很好,直到她走之前,还在给栀子浇水。”苏清玫蹲下身,

拂去老藤椅上的灰尘,“坐吧,我去给你倒杯茶,还是你以前喜欢喝的茉莉花茶。

”走进屋里,苏清玫看着熟悉的陈设,心里泛起一阵温暖。她从橱柜里拿出外婆留下的瓷杯,

放进茶叶,冲上热水,茉莉花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她端着茶杯走出屋时,

看到林屿正蹲在栀子花丛旁,指尖轻轻拂过叶片,像是在触碰一件易碎的珍宝。“喝点茶吧。

”苏清玫把茶杯递给他。林屿接过茶杯,指尖碰到她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又赶紧收回手。

他喝了一口茶,熟悉的香气在舌尖散开,眼眶更红了:“还是以前的味道,

和你外婆泡的一样。”“外婆说,你小时候最喜欢喝她泡的茉莉花茶,每次来家里,

都要喝上两大杯。”苏清玫坐在老藤椅上,看着林屿,“这些年,你在国外过得好吗?

”林屿的眼神暗了暗,慢慢说起了这些年的经历。当年他跟着父母去国外躲债,

日子过得很艰难。父母每天打几份工,他也利用课余时间去餐厅洗盘子、送外卖,

一边赚钱还债,一边努力读书。后来他考上了国外的美术学院,学了油画专业,

毕业后在一家画廊工作,慢慢有了积蓄,帮父母还清了债务,才有勇气回来找她。

“我一直想回来,可我怕……怕你已经忘了我,怕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林屿放下茶杯,

声音里满是愧疚,“直到上个月,我联系上张婶,才知道外婆去世了,老房子要拆迁了,

我才急着赶回来,我怕连最后见你的机会都没有了。”苏清玫拿出外婆留下的那封信,

递给林屿:“其实,外婆早就知道你的苦衷,她一直把这封信藏在铁盒子里,等着我发现。

如果不是老房子要拆迁,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真相。”林屿接过信,小心翼翼地展开,

看着上面娟秀的字迹,眼泪掉了下来:“外婆……她总是这么善良。当年我来家里找你,

她还安慰我说,等我回来,一定帮我好好照顾你。我对不起她,也对不起你。”“都过去了,

”苏清玫轻声说,“你能回来,就好。”那天晚上,他们坐在院子里,聊了很久。

聊小时候在槐安巷的趣事,聊苏清玫在上海开画廊的日子,聊林屿在国外的艰难与坚持。

月光洒在院子里,照亮了栀子花丛,也照亮了他们脸上的笑容。“你还记得吗?

小时候你总喜欢在巷口的老槐树下画画,每次我路过,你都会把画送给我。”苏清玫笑着说,

“我把那些画都藏在速写本里,一直带在身边。”林屿点了点头,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画夹,

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这些年他画的画。有北京的故宫,有国外的教堂,

还有很多槐安巷的素描,画里有老槐树,有栀子花丛,有老宅的大门。“这些年,

我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想起槐安巷,想起你。”林屿拿出一张画,递给苏清玫,

“这是我去年画的,我想象着你现在的样子,画了下来。

”画纸上的女孩穿着浅灰色的连衣裙,站在栀子花丛旁,手里拿着一支画笔,笑容温柔。

苏清玫看着画,眼泪又掉了下来:“林屿,你还是和以前一样,画得那么好。

”“因为你一直在我心里,从来没有变过。”林屿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深情,“清玫,

这些年,我一直喜欢你,从来没有忘记过你。你……还愿意给我一个机会吗?

”苏清玫的心跳突然快了起来,她看着林屿的眼睛,里面有期待,有愧疚,还有浓浓的爱意。

她想起了十五岁那年的夏天,想起了那些带着诗句的速写,想起了外婆信里的话,

点了点头:“我愿意。”林屿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伸出手,轻轻握住苏清玫的手。

她的手很凉,他用掌心的温度温暖着她,像是要把这十五年的寒冷都驱散。第二天一早,

苏清玫带着林屿去了外婆的墓地。墓地在郊外的山上,周围种满了松树,

空气里带着松针的清香。苏清玫把一束栀子花放在墓碑前,轻声说:“外婆,

我带林屿来看你了。他回来了,我们在一起了。你放心,我们会好好的。”林屿也蹲下身,

对着墓碑深深鞠了一躬:“外婆,谢谢您这些年照顾清玫,谢谢您一直没有忘记我。

我会好好爱她,好好照顾她,不会再让她受委屈了。”从墓地回来后,

他们开始整理老宅里的东西。苏清玫想把外婆留下的旧家具和旧书都搬走,

林屿则帮着她一起打包。在整理书桌的时候,林屿发现了一个旧木箱,

里面装满了苏清玫小时候的玩具和画册。“你看,这是你小时候画的画。

”林屿拿出一本画册,里面全是苏清玫小时候的涂鸦,有小猫小狗,有槐安巷的风景,

还有一个穿着蓝衬衫的小男孩,旁边写着“林屿哥哥”。

苏清玫的脸颊红了:“那时候我刚学画画,画得不好看。”“好看,”林屿认真地说,

“在我心里,你画的每一幅画都好看。”他们在木箱里还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音乐盒,

是林屿小时候送给苏清玫的生日礼物。林屿拧上发条,音乐盒里传出《致爱丽丝》的旋律,

熟悉的声音让他们想起了小时候的时光。“这个音乐盒,我一直带在身边,后来搬去上海,

也把它放在书架上。”苏清玫笑着说,“每次听到这个旋律,我都会想起你。

”林屿把音乐盒放在耳边,听着熟悉的旋律,心里暖暖的:“清玫,

我们把这个音乐盒带到上海去吧,让它继续陪着我们。”“好。”苏清玫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每天都在老宅里整理东西,累了就坐在院子里的老藤椅上休息,

喝着茉莉花茶,看着栀子花丛。有时候,邻居张婶会过来帮忙,

还会给他们带一些自己做的点心,笑着说:“你们俩啊,就像当年一样,形影不离的。

”这天下午,苏清玫正在整理外婆的旧衣服,林屿突然从背后抱住她,

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清玫,我们结婚吧。”苏清玫的身体僵了一下,然后转过身,

看着林屿的眼睛:“你说什么?”“我们结婚吧,”林屿认真地说,“我想给你一个家,

一个属于我们的家。我们可以把上海的画廊扩大,把外婆留下的东西都放进去,

让这里的旧时光,永远陪伴着我们。”苏清玫的眼泪掉了下来,她点了点头:“好,

我们结婚。”林屿笑着把她抱进怀里,紧紧地抱着她,像是要把她揉进自己的生命里。

院子里的栀子花开了,白色的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香气弥漫了整个槐安巷,

像是在为他们祝福。晚上,他们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林屿拿出一枚戒指,

戴在苏清玫的手上。戒指是银质的,上面刻着一朵小小的栀子花,是他亲手设计的。

“这枚戒指,我准备了很久,”林屿说,“我想让它代表我们的爱情,像栀子花一样,

永远纯洁,永远美好。”苏清玫看着手上的戒指,心里充满了幸福。她知道,

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旧时光,那些带着栀子香的回忆,终于在这个夏天,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而她和林屿的故事,也将在这个充满爱的夏天,开启新的篇章。就在这时,手机响了,

是上海画廊的员工打来的,说有一位客户想预定苏清玫的油画,希望她能尽快回去。

“看来我们要早点回上海了,”苏清玫挂了电话,笑着说,“不过在回去之前,

我想把老宅里的栀子花都摘下来,带到上海去,让我们的新家也充满栀子香。”“好,

”林屿点了点头,“我们明天就摘,然后一起回上海,开始我们的新生活。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院子里的栀子花香越来越浓。苏清玫靠在林屿的肩膀上,

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不管未来会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林屿在身边,

有这些带着旧时光的回忆在身边,她就会勇敢地走下去,像院子里的栀子花一样,永远坚强,

永远美好。第三章:栀子花香里的新家与未完成的画清晨的阳光透过槐安巷的老槐树,

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苏清玫和林屿蹲在院子里,小心翼翼地采摘着盛开的栀子花。

白色的花瓣沾着晨露,香气氤氲在空气中,像是把整个夏天的温柔都装进了竹篮里。

“小心点,别把花瓣碰掉了。”林屿看着苏清玫指尖轻捏花茎的模样,眼里满是温柔。

他记得小时候,每次栀子花开,苏清玫都会摘几朵插在发间,那时的她,

笑起来比栀子花还要明媚。苏清玫回头看他,嘴角扬起一抹笑:“知道啦,

这些花要带去上海,插在我们新家的花瓶里,让每个角落都有槐安巷的味道。

”装满栀子花的竹篮放在行李箱旁,

老宅里的旧物也已打包妥当——外婆的瓷杯、老藤椅的坐垫、那本夹满速写的《简·爱》,

还有林屿当年留下的旧帆布包。这些带着时光印记的物件,是他们跨越十五年重逢的见证,

也是未来生活里最温暖的底色。踏上回上海的高铁时,苏清玫靠在林屿的肩上,

手里捧着一小束栀子花。列车缓缓开动,槐安巷的青瓦白墙渐渐远去,她却没有不舍,

因为她知道,那些旧时光从未真正离开,它们会跟着她和林屿,在上海的新家里,继续生长。

回到上海的那天,画廊的员工们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苏清玫身边的林屿,

大家眼里满是好奇,却也识趣地没有多问,只是笑着帮忙搬运行李。苏清玫的画廊不算大,

却布置得格外温馨,墙上挂着她的油画,

大多是关于槐安巷的风景——老槐树、栀子花丛、青石板路,每一幅都带着淡淡的思念。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林屿站在画廊二楼的小阁楼里,环顾着眼前的一切。阁楼不大,

却被苏清玫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张小床、一个书桌,还有一个摆满旧书的书架,

阳光透过天窗洒进来,落在书桌上的画笔上,暖融融的。苏清玫点了点头,

从行李箱里拿出那只外婆留下的瓷杯,放在书桌上:“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楼下是画廊,楼上是我们的小窝,你觉得怎么样?”林屿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

鼻尖萦绕着她发间的栀子花香:“很好,只要有你在,哪里都是家。”接下来的日子,

他们一起打理画廊,一起布置阁楼。林屿把从老宅带来的老藤椅坐垫铺在书桌前的椅子上,

苏清玫则把栀子花***客厅的花瓶里,整个画廊都弥漫着淡淡的香气。有客人来画廊看画时,

总会问起墙上那些关于槐安巷的作品,苏清玫便会笑着给他们讲起巷子里的故事,讲起外婆,

讲起林屿。“苏老师,您这幅《栀子花开》画得真好,像是能闻到香味一样。”这天,

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士站在一幅油画前,眼神里满是欣赏。

苏清玫笑了笑:“这幅画是我去年画的,那时候我还在想,不知道槐安巷的栀子花,

今年开得好不好。”站在一旁的林屿闻言,轻轻握住她的手,眼神温柔:“现在不用担心了,

以后每年夏天,我们都回槐安巷摘栀子花。”女士看着他们相握的手,笑着说:“看得出来,

你们很相爱。这幅画我买了,放在家里,也能沾沾你们的喜气。”送走客人后,

苏清玫靠在林屿的怀里,轻声说:“林屿,我想把外婆的故事,把我们的故事,都画进画里。

显示全部
不想错过《现代言情,甜宠》更新?安装地瓜软件园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全文阅读
终身免费

精品推荐

最新小说

相关资讯